苏茵茵重重点头,“阿爹这是真的,您就想想今日咱家生意有多好……”
“这么说,咱们今儿半日挣的钱不但能还清了苏大钱的债,还能余下八九两银子呢!”Μ。5八16o。com
苏大哥也欢喜的差点疯了,打断了苏茵茵的话。
苏三哥和苏四哥两人立刻就欢喜的看向了苏茵茵,“小七小七!都是咱们家小七有本事!”
若不是小七是个娇娇嫩嫩的小姑娘,他们哥儿四个恨不得将小七抱起来抛到空中了……
苏茵茵也觉高兴。
原本她预计的是明天再来一天能赚够还掉债务的银子的。
“咱们回家!告诉你们阿娘还有月月和弯弯娘仨这个好消息!”
苏阿爹如今是意气风,和早晨那个被逼债的愁苦父亲判若两人。
苏大哥带头欢呼一声。
苏二哥提醒道:“别忘了留给阿娘和月月弯弯的红烧羊蹄。”
苏三哥则一脸可惜的道:“可惜卤羊蹄都卖完了,要不月月和弯弯肯定爱啃。”
苏大姐和苏二姐双胞胎喜欢啃鸡爪子。
所以家里人都默认她俩肯定也爱啃卤羊蹄。
说句实在话,小七卤的卤羊蹄可比阿爹做的红烧鸡爪好吃多了。
这点上,苏阿爹自己都十分赞同。
苏茵茵家在县城近郊的一个宁静的小村庄,苏家庄。
顾名思义,苏家庄苏姓人占绝对的大头,外来人并不多。
苏茵茵祖上算是小阔过的,即便在苏茵茵祖父手上,那在苏家庄也算殷实人家。
到了苏阿爹这一代,树大分枝,苏茵茵阿爹的几位兄弟各自分家另过,这家道就不显了。
苏茵茵大伯因少小去跟隔壁清风县一位手艺精湛的老木匠学艺,被老木匠的独生女儿看中,就娶了老木匠的女儿将家安在了清风县。
老木匠的女儿自然就是苏茵茵的大伯娘了。
苏茵茵这大伯娘是家里独生女儿,老木匠在清风县开了几十年的木匠铺子,很是积累了一些家资,都给了苏茵茵大伯娘和大伯父。
老木匠去世后,苏茵茵大伯虽不是入赘,实则算是顶了老木匠家的门户。
老木匠的木匠铺自然也给了苏茵茵大伯。
苏茵茵大伯便又带了苏茵茵的三叔和四叔去木匠铺子当学徒帮忙。
等到了年纪后,三叔和四叔也在清风县娶妻生子,在苏茵茵大伯父夫妻俩的帮衬下,也在清风县置办了宅邸。
三位伯叔都将家安在了清风县,当年苏茵茵祖父还在世时,自是不高兴的,为此很是闹了一场。
苏茵茵还有一位五叔是她祖父母的老来子,今年二十三岁,还未娶亲。
是家中的老大难。
而苏阿爹排行老二,是兄弟们中对厨艺最有天赋的一个。
苏家祖训,苏家的厨艺不按长幼,就按厨艺天赋传承。
但还有一个规矩,苏阿爹学了苏家的厨艺,得到和月县的小食肆后就不参与老苏家其他产业的分配了。
也就是说,苏茵茵家一家九口人,只有和月县的小食肆这一个产业。
老苏家的田地祖产都由其他叔伯来分。
在苏茵茵看来,她爹能得到苏家祖传的手艺还得了一个县城里地段不错的小食肆,很是公平了。
苏家在和月县苏家庄的祖屋是身为长子的苏家大伯父的。
目前暂时给了苏茵茵一家人住,也算是给苏阿爹一家留在老宅看家的回报。
这个时空很重视嫡长,绝大部分人家老人都是跟随长子长孙生活的。
苏茵茵祖母在苏茵茵祖父去世后也被苏家大伯父接到了清风县去了。
苏大伯也就过年前祭祖时带着老娘和兄弟孩子们回一次苏家庄。
苏家庄离县城有七八里路程,走回去也要很久。
苏阿爹带着孩子们回到苏家庄的老宅时,村子里都是漆黑一片,都已经安睡了。
唯独苏家老宅还点着豆油灯,苏阿娘带着两个女儿等着家人归来。
苏阿娘长得高挑白皙,容貌秀丽,虽已经生了七个孩子,年纪也有三十七了,却是不显老。
看起来也就三十上下,难得的是有一股书香门第女子的书卷气。
这和苏家二房没有田地,苏阿娘不用在田间草地中操劳也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