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周琰親自派兵援救,周靖心知若與周琰起了衝突,必是一場惡戰。如今吳軍早已無心戀戰,於是周靖並未交鋒,散開包圍,有序撤去。
邵潛、陳冀二將死裡逃生,灰頭土臉地回到大帳中。
陳冀一見周琰,跪地痛哭:「國師……末將罪該萬死……」
邵潛低頭站在一旁,默不作聲。
周琰訓斥道:「我下令過不許出兵,你違我將令擅自出兵,還使我軍損兵折將!」
陳冀連連磕頭:「國師!國師!末將知錯了!末將再也不敢了!」
周琰冷冷道:「推出去斬。」
「國師饒命!國師饒命!」陳冀嚇得磕頭如搗蒜,指著邵潛說道,「是邵將軍!都是邵將軍要末將出兵的!」
邵潛心虛地抬眸瞟了一眼周琰,默不作聲。
那一日他當眾頂撞周琰,周琰執意不願出兵,他心中氣惱懷才不遇,空懷大志又有一身本事,卻遇上周琰這等自私自利之徒,報國無門,便私自命手下偏將陳冀去偷襲吳國。
本想偷襲成功,他再率兵接應,一舉建立奇功。
哪知周靖早有準備,反將陳冀困在麗陽山。他只得親自去接應,卻同樣被困。一籌莫展之際,幸得周琰派兵相救,方才撿回一條性命。
周琰聽到陳冀提起邵潛,一道冰冷的目光落到邵潛身上。
邵潛嚇得連忙低下頭,額上、鼻尖都冒出細密的汗珠。
眾人都噤若寒蟬,只敢悄悄打量周琰。
邵潛是梁國開國八位上將中碩果僅存,蕭玄常常帶在身邊、甚至稱兄道弟的愛將,在龍泉一戰中又有救駕之功。除了蕭玄本人,本來無人能夠轄制震懾,是把一不小心就會傷了自己的利劍。
周琰平日裡待人一向待人溫和,愛與眾人玩笑,但到了軍情大事,卻是賞罰嚴明,從不講半分情面。
此事極難處置,若不能處理好,或逼急了邵潛兩敗俱傷,或真的對邵潛下了殺手,都無法向蕭玄交待,周琰必給自己惹出無窮後患。
周琰的目光冷冽如冰,執掌生殺大權的威嚴與壓迫,教邵潛好似被千鈞壓頂,坐立不安。頭頂仿佛有一把刀,將落不落。
一時悔恨交加,又心驚膽戰,仿佛被架在火上炙烤。
周琰望著邵潛,沉默了良久,方才悠悠地對陳冀說道:「是邵將軍冒險接應你,你反倒攀扯邵將軍?拖出去!」
陳冀瞪大了眼睛,一邊被拖出去,一邊大喊:「國師!我冤枉!邵將軍!邵將軍!你說句話!末將都是奉你的命令!……」
邵潛聽到陳冀被拖出去,微微瞪大眼睛,卻依舊低著頭默不作聲,冷汗一滴一滴地從鼻尖滴下。
周琰意味深長地看了一眼邵潛,轉頭對眾人道:「望諸位以此為鑑。」
原來是敲山震虎。眾人都用目光悄悄打量那隻被敲打的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