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崇光愣了愣,“这,这可能吗?”
“想做就一定可能。”陆萌萌一摊手,“不过眼下咱们得先解决朝廷大军。”
说到这个,晏崇光就笑了,“放心,只要我们去打,很快就会降。”
陆萌萌扬眉,“此话何解?”
“因为人家也不想打。”晏崇光神秘一笑,“喝兵血的事做多了,谁会想卖命?我们只管整备军资,三天后去打便是。”顿了顿又道:“不过你那火炮要打多几发,这样人家才好下得来台。”
陆萌萌秒懂。
想想晏崇光在军中的地位,这怕不是已联系上了?
想到这里不由摇头,“平常不把兵当人,就会是这个下场了。”
“也是你的火炮太厉害了。”晏崇光道:“不过还是要防一防,避免有诈。”
“嗯。”
三天后,大军出发。
多门火炮几轮发射,把城墙轰塌了一半后,里面的人居然就投降了。
而且投降得十分有诚意。
大朝大军首领威武将军卢生自己举着白旗出来,还念叨着“勿伤百姓”之类的话。
这场景看得义勇军眼皮都抽起来了。
这也太会装了。
辽东郡全部落手,朝廷大军还都降了,天下的局势似乎一下子就变得明朗了起来。
天子在皇宫里发了疯,可疯过后,他不得不安静下来想对策。可他哪有什么对策?天下百姓对他的怨气不是一天两天了。现在看到义勇军大挫朝廷军,各地反抗势力更是受鼓舞,纷纷开始造反。
诸朝臣也是屁本事没有,思来想去的,也只有诏安这一招了。
不管怎么样,先把陆氏稳定下来,让她不要再朝京城来就行了。
朝廷的诏安队伍很快出发。他们很快就见到了传说中的这位护国夫人。
的确是气度很不一样的一个人。但眼下他们可没心情来欣赏护国夫人的风姿,他们只想求护国夫人停停手,不要再闹了。
陆萌萌当然不会接受诏安。不过她可以就此停下脚步,只要朝廷不再来攻击她。另外,要把各乡绅、将领的家人放回辽东郡。如果朝廷能答应,她就停下脚步,大家互不搅扰就是。
这种丧权辱国的条件放在任何时候都是不可能答应的。可偏偏,朝廷已经再无力抽调大军来镇压。义勇军不好打,其他军好打,他们得先镇压其他地方的起义,不然天下就真完了。
于是,冬季快来临时,朝廷将晏慎弟弟等人放回了辽东,这一役,义勇军胜。
诸乡绅对于朝廷的无能是有心理准备的。但说到底,他们还是不希望轻易改朝换代,哪怕知道朝廷烂,但多少还是抱有点希望的。
但看到陆萌萌和朝廷随便谈判了下,朝廷就放回了他们的家人,欣喜之余难免对朝廷感到失望。
这朝廷没救了,或许他们该期望陆氏与晏崇光能赢,这样他们都是有功之人了。
占据了整个辽东郡与周边地区后,义勇军按照治理邱行县的方式开始治理整个地区。
今年粮食是来不及种了,但他们得调查整个地区的贫困情况。陆先生说过,有人才能创造一切。朝廷不珍惜百姓,那百姓就会反对朝廷。他们想要获取民心,就要认真对待百姓。
辽东郡换了天,百姓一时间是惶恐的。但看到义勇军没有像其他起义军队那样乱抢乱杀,甚至还抓混混、地皮流|氓、村霸和山匪后,便迅速安定了下来。
等义勇军来调查家里情况时,大家都显得很配合。再看义勇军待人亲切,就像自己的乡邻一样,大家的胆子也就大了起来,纷纷诉说自己当下的困难。
义勇军都做了详细记录。而另一边,因着已确t定朝廷不会再来镇压,乡绅地主商贾的胆子也大了起来,纷纷开始送粮过来。
如今辽东郡是陆氏说了算,人在屋檐下,怎么着也该表示下了。
陆萌萌收了粮,敲锣打鼓地给人送去匾额后没几天,就通知了各商贾、乡绅,她要全力收购硫磺等物,以黄金购买。
这可喜坏了各路商贾与乡绅。他们大抵能猜出陆氏手里的东西类似爆竹,只是他们不得要法,即便从陆氏购买的东西里能猜到配料,也只能知道这玩意跟爆竹的造法差不多,但为什么陆氏手里的爆竹威力能这么大,他们就不得而知了。
当然,即便朝廷不来镇压了,陆氏看起来又是个能干的,还得了晏崇光三万大军,那么人家便是一方豪强。他们在她地盘上过活,自然也是希望她能坚|挺一点。
毕竟就陆氏抢下辽东郡以后,他们发现,世道是在好转的。
有了商贾乡绅帮忙,陆萌萌买卖铁、粮食、硫磺的速度就快了起来。
小李村如今已有重兵把守,那儿部分地方成了兵工厂。如今手里工匠多了,买卖铁矿也容易了,待原材料到位后,各项进度就快了起来。
转眼,天寒飘雪,就到了年底。
许多乡民惊奇地发现,他们的日子比往年好过了许多。在了解了当地的极端贫困户后,义勇军给大家安排了修路、修城墙、建造公共厕所、扫大街的活。
钱不多,却足够他们温饱。一些丧失劳动力的给了米粮、盐油、过冬的衣物不说,还派了大夫给检查身子。
等到了过年,一些特困家庭还领到了肉。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一想到朝廷干的操|蛋事,再看看义勇军干的事,这下大家都不念朝廷了,都盼着陆先生能长长久久的统治辽东郡。
过完年,待开春后,不少村子都领到了高产粮种。虽然不多,但想想整个辽东郡这么多人,大家都能领到,心里就挺平衡的。而且听人说,土豆一年可两种,等收获后,就有足够的粮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