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不是楚嚣故意和王晓帅过不去,《地久天长》这种拿了柏林影帝影后的电影,都没给王晓帅一个导演奖,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了。
毕竟柏林是欧洲三大之中唯一一个一部电影可以拿好几个奖的电影节,王晓帅还是不行,那就没办法了。
其实就是导演的能力问题,这么多年了,王晓帅一点进步都没有,依然是老一套,甚至还退步了,起码楚嚣觉得《十七岁的单车》和《青红》还不错。
事实也是如此,别看豆瓣都快把《闯入者》夸上天了,实际情况就是王晓帅先报名了柏林被拒,报名戛纳依然被拒,要是威尼斯也被拒绝,他就只能去多伦多了……
楚嚣还是不太了解王晓帅,人家根本看不上多伦多,两年前《我11》被柏林、戛纳和威尼斯先后拒绝,王晓帅干脆就不参加电影节了,这点骨气王晓帅还是有的。
只是可惜吕忠的演技了……
也不只是楚嚣觉得《闯入者》不够好,放映结束之后,意大利记者直接就问王晓帅,“我认为电影节奏拖沓、细节琐碎、结尾略显突兀,不知道王导同不同意?”
问的王晓帅脸直接黑了……
当然,也有好评,好评普遍认为《闯入者》是王晓帅对现实的又一次批判。
明白了吧?人家也觉得是题材好……
王晓帅非常不忿,凭什么《寄生虫》上映之后都是赞誉声,主办方还临时安排了加场,《闯入者》就毁誉参半,连小影厅都坐不满?
楚嚣要是知道王晓帅怎么想,绝对会笑出声,上座率确实和电影质量有关,但关系没有那么大。
更多的是楚嚣在欧洲的名气比王晓帅大多了,参加电影节早并不是什么优势,拿过的奖硬不硬才是优势。
而且楚嚣花了那么多钱做广告,观众一抬头就能看到《寄生虫》的海报,人家当然要优先观看了。
《闯入者》可没做什么广告,就在场刊放了一页海报,还是内页,有几个人能看到?就算看到了,能记住吗?
不过王晓帅心里还是有逼数的,没有公开抱怨《闯入者》场次少,在国外,可没人惯着他……
《寄生虫》很快就上了推特热搜,搞得一票难求,有人高价收票,甚至还出现了黄牛……
《闯入者》则是很少有人理会,票都卖不出去。
主办方甚至想把后两天《闯入者》的场次砍掉,换成《寄生虫》。
但考虑了一下,还是放弃了,毕竟都是主竞赛单元的电影,不能一点面子都不给……
不过王晓帅也在安慰自己,威尼斯是专业的a类电影节,网友和影评人喜欢的电影,评委通常都不太喜欢。
从这个角度说《闯入者》还是有机会的,相反《寄生虫》评价这么高,有可能爆冷……
楚嚣倒是不担心这个,要是因为评价高而爆冷,他的一千万欧元就白花了。
把官方场刊扔到一边,“别说九颗小狮子了,就算是十颗满分现在也没用,得等所有电影都映之后,才能看出谁是真正的对手。”
几人深以为然,尤其是拉斐尔,他甚至觉得现在都没必要出场刊。
这就是拉斐尔不懂赚钱了,要是现在不出场刊,广告不是要少卖一天?
要恰饭的嘛……
不过也从侧面证明了王晓帅是想瞎了心,专业公关都不认为《闯入者》有什么威胁。
这两年华语电影在欧洲三大的地位有所降低,尤其是那种一看就是奔着拿奖来的电影,通常都不会如愿。
说白了就是人家不好奇了,东南亚和南北美洲某些小国家更敢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