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应该从一开始就想到绑架犯为了将她占为己有而实施绑架的可能性。
所幸(或者说不幸中的万幸)隐馆正被关在警署内,有绝对的不在场证明,这件事不至于冤枉到他头上……
“不知道这么说能不能安慰到你,绑架犯应该有更确切的目的吧?如果他是出于执拗的仇恨心,或是扭曲的爱慕之心,那完全没必要索要赎金吧?”
日怠井警部慎重地组织着语言。分析案件的同时还不忘顾及我的感受,让人有点摸不清他的立场。真是个笨拙的家伙。
“也就是说,如果索要十亿日元赎金只是为了拖延时间,那绑架犯很可能最后会放了今日子小姐。先别报警,为防止事态恶化,暗中做好应对犯罪的准备。”
怎么说呢,相比安慰,日怠井警部的话更多的是给了我希望……既然反今日子小姐派的日怠井警部都这么说了,那还是有一定可信度的。
被重置的只有今日子小姐的记忆而已。她失踪的时间越久,报警的危险性就越高,一两天还好说,如果超过一两个星期,警方必须得有所行动。
如此一来,绑架犯能否逃脱还是个问题,即便没有马上被捕,也会落得一辈子四处逃命的下场。
如果绑架犯觉得无所谓,内心早已做好准备,也就没必要多此一举地拖延时间。
若是想到往后的逃亡生活,他必然没有勇气打威胁电话,更不想与被害人的亲友
(我)有任何交集——而他却接连打了两通威胁电话。
可以稍微安心了。
接下来还需要继续探讨绑架犯为了复仇,或出于仰慕绑架侦探的可能性,但如若绑架犯还存在其他动机,那会是怎样的动机呢?
“当然,绑架犯仇视的对象也有可能是亲切先生。”日怠井警部补充道。
也有这个可能——可绑架犯究竟要多恨我,才会做出绑架我上司的事情来。
“我觉得绑架犯盯上的不是今日子小姐,而是今日子小姐的侦探能力。其实这个案子的重点不在于‘忘却’,而在于‘侦探’。”
就算采取绑架手段,受害人也会很快忘记,不至于将事情闹大。所以,一般人都会认为,今日子小姐被盯上的主要原因在于她的“忘却”特性,而容易忽略绑架作为犯罪搜查专家的名侦探的风险性——那个性格乖僻的日怠井警部给出了完全不一样的见解。
并非“明明”是侦探却被绑架。
而是“正因为”是侦探才被绑架。
虽不至于说完全颠覆,但与我此前的推论有着天壤之别——尽管我并没有完全理解这番话的含义,但至少有种接近正解的感觉。
那是一种十分模糊的感觉,我相信这世上一定还有人认为,最快侦探的头脑价值远不止十亿日元。
莫非绑架犯并非为了复仇或出于好意,而是为了“利用”名侦探?而且是无法以正规委托的方式得到今日子小姐协
助的“利用”……
我有预感——快接近真相了。
如果绑架今日子小姐,抹除犯罪行为是绑架犯的最终目的,那他应该不会动用暴力……如果绑架犯事先调查得够仔细,那应该知道,那个名侦探完全就是个看心情办事的人,如果周围人不顺着她,她压根儿就不会好好工作。
那人是个守财奴,对金钱怀有绝对的忠诚,所以她绝对不会成为罪犯的奴隶。至少不会是个听话的奴隶。
虽然绑架犯不至于悉心招待侦探,但至少不会拿刀架在她脖子上,逼她发挥才能……虽然这一点还要看绑架犯的良心和理智,但如果他的目标是今日子小姐的才能,而并非她的外貌和财产,那应该不会贸然加害于她。
“亲切先生,我虽然是反今日子小姐派,但我曾欠你一个人情,不像‘忘恩侦探’,我是不会忘记的。作为回报,我可以告诉你,就算我报告给专门部门,警方也可能不会展开搜查,而且你的行动也会受限。而绑架犯的目的不正是限制你的行动吗?”
非常有道理……可日怠井警部毕竟已经知晓此事,报告书肯定要写吧?
“反正我就是一个不良警官,就报告说不在管辖范围内吧。”
这样就行吗……总之,我应该心怀感激。难得他能放下与今日子小姐的过节——或许正因为曾经的过节——私下为我提供这么多建议,我必须得灵活应用。至少眼下
我不能坐以待毙,必须要做点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尽管事件的发展让人有些出乎意料,但我也因此获得了不同视角的观点。
但是,最关键的点还没有弄明白。
曾经有怪盗试图利用今日子小姐前往著名的埃菲尔铁塔行窃,那这次的绑架犯又想利用名侦探做什么呢?
绑架犯的目标即便不值十亿日元,至少也在两亿日元以上。丝毫不畏惧我的存在,甚至试图引诱我以恶作剧电话的名义报警,绑架犯无尽的企图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阴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