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宣室殿出来之后,江陵月没和霍去病多说什么,第一时间赶回了医校。这时候义诊已经临近结束,几条街上的师生们陆陆续续回到医校,等待着最后的开会总结。
孰料,他们在听完江陵月今天的整体总结之后,又听到了一个意料之外的消息。
“什么?”众人皆愣神了一刻,一时不能接受。
江陵月语含歉意,深深鞠躬:“抱歉诸君,接下来我可能会较少到医校来,要去大将军府做事一段时间。”
至于做的是什么事,她没有说。
漠北之战,现在属于少数人知道的高级机密。谁能保证长安城里没有匈奴的奸细,万一他得到风声传回漠北王庭去怎么办?
然而,廉丘、元尤……等一干军中疡医却若有所思。
匈奴南下劫掠多在秋冬之际,而汉军北上攻伐常在春夏。这时候刚刚入冬,大将军府就有了大动作。难不成,是明年春夏之际,陛下又要派军北征?
()他们彼此对视一眼,都有思量之色。然而,却默契地把猜测存放心间,没有一人说出口。
廉丘最先站了出来:“祭酒,你就放心地去吧!医校里头还有咱们在呢!()”
“?()”
江陵月一哂:也对。
《基础医学导论》和《临床医学导论》的理论部分她已经全部教完了,剩下的就是漫长的实践内容。
在西汉解剖兔子青蛙什么的,好像不太现实。倒不如让他们去义诊多见见病人、涨涨见识,渐渐地也能自己亲手救治。
她看向廉丘等人,语带暗示道:“这段时间,你们要好好培养他们。多让他们动动手。”
最好在明年出征之前,能够亲手上手救治伤患。到时候,直接上战场充作军医、治病救人。
江陵月相信,廉丘等人一定能听懂她的暗示的。
果然,几位军医的脸上出现了默契的微笑,纷纷拍着胸脯保证道:“那咱们就多去出义诊,让他们去见见世面!”
“对了,还有科普组的人,你们的任务就是在这个冬天,把土炕的用法尽可能地传出去,要越远越好。”
李殳玉也昂首道:“没问题!”
元封七年,刘彻颁布《太初历》,正式定正月为岁首。也就是说,现在的朔旦还是农历的十月初一,折合成公历就是十一月份出头,初冬时节。
如果趁这时候把土炕推广出去,今年冬天的长安,一定会少上许多冻死的人。
唯一可惜的是,科普组的战线太短、人手不足,其他更冷的边陲苦寒之地就享受不到这个福利了。
江陵月暗暗叹息,旋即打起了精神。
贪多嚼不烂的道理谁都懂。天长日久,以后总有机会的。
她又把医校的各种杂项交割了一番,准备正式同众人告别的时候,却发现许多学生面露不舍之色,不由得暗暗好笑。
之前,明明怕她害怕得不行。
怎么现在又舍不得了?
但是对上学生们或泫然欲泣、或望穿秋水的眼睛,江陵月还是心尖一软,放缓了声音:“别摆出这种表情啊,你们的祭酒我又不是不回来了,只是来得少了点。”
“真的么?”有学生问道。
“真的。”
江陵月暗暗想道:要是你们再出息点,去竞选随军医士的话,说不定还会碰到我呢。就是不知道那时候,你们到底是喜是悲了。
医校有霍光作为定海神针,又有廉丘等医术精湛娴熟、处世老练的人坐镇,江陵月并不担心。
她很快就离开,径自来到了大将军幕府。
在这里,她再度碰上了任安。
“江祭酒。”任安笑着对他打了个招呼:“大将军吩咐过,您若是来了,可以直接进去见他,毋须通报。”
“好的,多谢少卿了。”
和任安几次打交道,他
()都对自己很和善。江陵月对他的印象很好。她刚要转身离开(),
?()?[(),
眼里写满了好奇。
江陵月若有所感,开口问道:“少卿,这位是?”
“哦,这位是我的好友,司马太史令之子,名迁字子长。子长,这位就是我时常同你提及的江女医,现在是江祭酒了。”
妈呀,还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