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规定,监察使三年一任,今年他期满,就能离开西北这个苦寒之地了。
杨瑞自然不想节外生枝,此时不管是帮谁都会得罪另一个。
他虽然不怕,也担心两人给他使绊子。
沉默了一会,杨瑞开口道:“定国公和吴公公的担忧都有道理,我觉得可以选个折中的办法。不管西夏目的是什么,正如定国公所说,如今撤下去的大军就在后方,就算西夏要进攻灵州城,也来得及派兵增援。
为了以防万一,还可以命人叮嘱守将小心防备。同时把这边的情况上报官家,由官家定夺。”
杨瑞虽说说的是折中,但其实完全是在偏向孙琦。
不管怎么应对,这边的消息都要禀报官家。
吴公公想要的则是往灵州城增兵,上奏的时候也会上报他们的应对方案。
到时候他就可以上报官家,显示自己在其中的作用。
尽管心里不甘,但是杨瑞帮孙琦,他也反对不了。
“既然如此,那就按照杨监察使说的来吧,不过灵州若有失,这个责任就需要定国公和杨监察使负责了。”
吴公公冷冷的说完,直接拂袖而去。
“大将军,吴公公简直是太过分了。”
“就是,他一个太监,哪里懂什么兵法。”
见吴公公如此嚣张,账内的将校义愤填膺。
“住口!”
孙琦脸色阴沉道:“吴公公是官家派来的监军,代表的是官家,岂是你们可以诋毁的?念如今局势不明,暂且记下,若是再犯,一并处罚!”
有些话心里可以骂,但是却不能说出来。
孙琦对吴公公也十分反感,但是却没有丝毫办法。
不管是监军还是监察使,都可以上奏告他状。
但是他却不能告监军和监察使。
说白了,这两个就是官家派来监督他的。
他若是告了,官家那边指不定还以为他在排除异己,有什么别的心思。
因此即便万分不满,也只能忍下来。
“他们都是粗人,还望杨监察使别和他们一般见识。”孙琦冲杨瑞拱手道。
杨瑞连忙回了一礼,说道:“令国公客气了,我前几日沐浴时耳朵进水了,时灵时不灵的,刚刚诸位将军说什么了么?”
孙琦自然知道杨瑞这是故意装的,也没继续这个话题,而是和他商议起了该怎么上报官家。
两人商议了一会,达成共识,让文吏写了一封奏折,共同署名,命人加急送往汴京。
吴公公离开营帐后,直接离开军中,回了自己家,然后亲自写了一封奏折,派人送往了汴京。
……
却说李行泽那边收到冯如山的信,命人做出一副要往灵州城方向增兵的动向,就给冯如山回了一封信。
冯如山接到信后,心里安心了许多。
灵州城对于大周十分重要,西夏有增兵的动向,就能把孙琦的目光给吸引过去。
接下来就看格桑罗布那边能不能成功了。
虽说他的谋划很好,但是俗话说的好,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在没有成功前,任何变故都有可能生。
不过他所担心的并没有生,三天后,他就收到了消息格桑罗布靠着西夏的两千兵马,和支持他的人,已经把索朗达杰软禁了起来,并且已经逼迫索朗达杰写下了传位诏书。
索朗达杰本就病重,被格桑罗布软禁,写下诏书后,没多久就死了。
格桑罗布倒是有些能力,掌控索朗达杰后,把木巴图和那些支持者也掌控了起来,还封锁了消息。
不过即便如此,消息还是走漏了。
马维斯得知后,以格桑罗布弑君为借口,号召各部落同他一起去国都平叛。
马维斯作为河湟吐蕃第二大部落,自然有一些小部落投靠他。
而格桑罗布即便有传位诏书,支持他的部落也不多。
得知马维斯聚集了八万大军,格桑罗布急坏了,连忙向冯广求援。
他此时有四万兵马,人数只有马维斯的一半。
加上他弑君造反的消息传开,即便他努力辩解,但是军心还是有些不稳,哪里是马维斯的对手。
冯如山得知消息后,让冯广给格桑罗布回信,让格桑罗布先坚持几日,他这边正在调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