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人共事這麼久,默契深厚。
於是三人刀了商炎,商炎毒了韓韞玉。
白天周綏靖給蘇義孝發好人牌。
「紀夫子是狼走的,我覺得還有兩狼是蘇師妹、國公爺。」
裴夫子一直站隊他,蘇義孝是他的金水。
蘇希錦給已經沒了的韓韞玉發查殺,說最後一狼是周綏靖,投了他遊戲就結束。
儘管韓國棟不信,但蘇義孝信了,於是周綏靖出局。
遊戲結束,狼人勝利。
周綏靖氣得直跳,覺得隊友太笨了。
之後他們又玩了許多次,一直到亥時才盡興而歸。
裴夫子驚奇蘇希錦的腦洞,「你是怎麼想出這樣的玩法的?」
蘇希錦:「書上。」
年初二,聖上感念衛國公年老體衰,將他的封地從艱苦路遙的邊境巫州,移到皇城更近的富饒之地江陵城。
巫州是陳國與交趾的邊境,離都城遙遠,皇權不能抵達。江陵雖是大城,但離都城近,且軍事實力弱。
這恐怕是削藩的第一步吧。
年初三,聖上龍心大悅,覺得各郡王久留京城,有違孝道。於是讓他們各自隨父歸家。
各藩王感恩,提著的心也放了下來。
但隨即,聖上深覺朝廷武將太少,留了幾位國公身邊能力出眾的護衛,並加官進爵。
用護衛換嫡子,藩王雖肉疼,仍覺得占了便宜。藩王回去後一直警惕,朝廷還有後續動作,然過了三年,也不見朝廷有何動作。
於是放下心來。
慶豐四年春,周綏靖奉旨隨父回家。同行的還有韓韞玉,聖上讓他做五皇子伴讀。
於是紅宅的臨時班散了,大家各奔東西。只蘇希錦時常去紅宅陪韓國棟。
之前教大班的兩位夫子,專門留下來教她一人。
她還曾去過書店,得知謝卯寅在年前便離開了黑薯巷。
林家也將食為天和印刷坊開到了京都,其中林家的紙被稱為「雪澄紙」,價值千金,全國出名。
慶豐四年秋,三年一度的科舉開始,蘇義仁去夔州參加了鄉試,未中。
他沒有氣餒,反而越加發奮讀書。
蘇母逢年過節會給蘇家送雞鴨魚肉,再沒來找過茬。
大伯母給蘇希雲看了戶人家,是鎮上木匠的兒子。蘇希雲直接拒絕,隨林家去了京都分店。
慶豐七年,聖上下了一道聖旨,起復韓國棟為太傅,樞密院使,崇文館大學士。
蘇義孝因改革農產業有功,被晉升為屯田郎,正六品,與京都任職。
於是蘇希錦一家三口隨著韓國棟一同進京。
也是這一年,蘇希錦開啟了她的征程。
一道嶄的大門正在為她打開。
慶豐七年,兩輛尋常的馬車從東城門進入京都。正是太傅韓國棟和屯田郎蘇義孝。
七天後,北街三巷。
蘇希錦半躺在榻上,看著時下京都最流行的小說。這是她讓阿貴去買的,花了她五百文。
由於活字印刷術的普及五百文,如今書籍成本很低,一般兩百文就能買到一本好書。
像她這個五百文,已經算貴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