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此人还是那谢成宜。
元贞在心中默念对方名字,又看了一眼画像。
她心知此人非善类,却又不好当着爹爹的面言明,因为此事牵扯太多,一个不慎便会牵出她私下找蒋家要消息之事,以及帮那杨變之事,这两件事是万万不能被爹爹知晓的。
而且元贞也知道,为何爹爹会突然召她来给她看画像,怕是早就在准备了,另外大概也与尚书内省那事有关。
尚书内省效忠爹爹,以虞夫人性格,绝不会瞒着爹爹处事。
即使虞夫人不说,内省中不定有爹爹耳目,怕是她这些日子在尚书内省所作所为,爹爹早就知晓了。
所以才会递画像与她,想引她回‘正途’,犹记得这次递画像的时间,要比梦里的时间早一些。
元贞心中一阵阵明悟,面上却故作蹙眉之态,脸上有黯然之色。
“爹爹,女儿不想嫁人……”
“为何?”
宣仁帝皱起眉,“你年岁尚小,还没有定性,勿要因外界一时纷扰,便因此灰心丧气。等你年岁再大一些,回首再看,有些事情不过是小事,并不能影响什么。若是因那些流言蜚语,皇后已经处置过一番了,想来以后不会再发生类似的事。”
元贞深吸一口气,似终于下定决心要把自己心事道与爹爹听。
“爹爹你也知道,圆圆素来随性惯了,习惯了宫里的生活,也不想去改变它。世间女子多苦,嫁于夫君后,要洗手作羹,要侍奉丈夫照顾婆母,若有难缠的小姑妯娌,还要疲于应付,又要为丈夫生儿育女,去那鬼门关上走一遭……”
她说得很慢,似有无限感叹。
“女儿自私,不愿去过那种日子。咱大昊公主不若前朝公主那般肆意,言行举止皆要受到约束,一旦行差踏错,便要遭受朝臣指摘,哪怕是婚后都不能免俗。就不说其他,只说三姐五姐,也是贵为一国公主,一个受制于婆母,不敢反抗,一个因丈夫风流,日渐憔悴。”
作者有话说:
①审刑院其实就有点类似明代的三法司,明代的三法司是都察院、刑部、大理寺。宋代是审刑院、大理寺、刑部。都察院则类似御史台,御史台又分台院、谏院。宋代台谏制度很bt的,言官喷皇帝一脸唾沫都是常事。
第35章
文官势大,何止是压制武官,对皇帝宫妃皇子公主也是指手画脚。
此举确实能起到对皇权节制的作用,以免帝王行差踏错,坏了江山社稷,可连堂堂公主的婚姻都要干涉,未免矫枉过正。
以至于出嫁的公主受了气却不敢言,这种不敢言不仅仅只是不敢言说,是持续多年早已形成束缚的不敢妄为。
这种‘不敢妄为’已经持续很久了,久到身为皇女的公主们已经不知‘妄为’两字怎么书,一旦行止不端,不光母亲喝止,宫人劝阻,大臣也弹劾申斥,久而久之便都成了女德楷模。
真以为她受宠,仅仅是因她肖似爹爹?
不不不,她不过是爹爹的内心投射罢了。
很早以前,元贞就堪透了这点,因此爹爹喜欢什么,她便去做什么。
爹爹不能妄为,她来替爹爹妄为,爹爹不能喜奢华,她来喜奢华,爹爹喜欢肆意的,她便肆意些……
所以她不在意人言,我行我素,任性妄为,张扬跋扈。
大臣越是斥她,爹爹越是袒护她,因为她就是爹爹不能妄为下的自己啊。
而眼下这些感叹,又何尝不是元贞的心声,那梦里她便说过同样的话,此番说来,更多了几分五味杂陈。
“三姐五姐受苦却不敢言,其实我知晓若她们进宫来找爹爹诉苦,爹爹定不会不管她们。可她们不来,二人母妃也不来,爹爹如何为她们出头?女儿不知她们是如何消化这些苦楚,女儿在夜深无人时,也曾设想过这些场面。”
“或许她们是忌惮人言,或许她们告知了她们的娘,她们的娘却因脑中根深蒂固的慎行劝住了她们,或许她们的娘会对她们说,世间男儿皆如此,即使闹大了又如何,哪怕是和离再嫁,换一个夫君依旧如此,还会被人妄议,惹得朝臣弹劾。你能一辈子不嫁人吗?如不能,这便是你必然要受的苦……”
元贞沉浸在思绪时,宣仁帝何尝不也在回忆自身。
想及几个女儿的不争气,尤其贞娴和徽禾,自己都不能帮自己,他就算为其出头又有何用,还不是烂泥扶不上墙。
又想及自己当初,年少轻狂,招来多少斥责,本以为自己不过是个闲散郡王,妨碍不到什么,斥就斥吧,谁曾想有一日会入主皇宫,君临天下。
然后呢?
然后发生太多事了!
其实宣仁帝已经放弃说服女儿,可他作为父亲,还有着身为父亲的克制。
“你年纪还小,想法难免任性。这样吧,事情先放一放,以后再说。”
元贞只能点点头:“好。”
“这画像你拿回去,朕还是觉得你见的男子还是太少,也是这皇宫束缚了你们,朕教你们读书明理,贞娴和徽禾是读了没读懂,你是读得太懂了……”
宣仁帝似有无限唏嘘,又说:“过几日端午佳节,是时金明池有赛龙舟,晚上会在琼林苑摆宴,是时……”
见女儿半垂着目也不说话,宣仁帝无奈挥了挥手:“你回吧。”
“是。”
。
元贞退出殿外,在殿门外碰见了马安福。
“马押班。”她微微颔首道。
对于宣仁帝身边服侍的这些内侍,她一向都很客气。
“公主这便回了?外头日头大,小的让人准备肩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