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车臣小说>大宋风流嘹亮 > 第13章 缸孵秘法(第2页)

第13章 缸孵秘法(第2页)

所谓的种蛋,就是指受过精的蛋——只有它们才能孵得出鸡鸭。

而在漫长的家禽养殖生涯中,养鸭人早就掌握了挑选种蛋的方法,而这个方法,与秦刚在家里用来确认双黄蛋的方法是完全一样——用烛光来照射蛋壳,如果现里面有一些黑丝以及黑点的话,那就是受过精的蛋,便是可以孵出小鸡小鸭的。

只是古时的农人大多只会把脑筋放在单一的领域,知道了这种方法可以挑选种蛋,却就是没有多想想、转换一下思路,便可以意识到这样样的方法,就可以轻松地去检查哪些蛋是单黄、哪些蛋是双黄。

就在昨天晚上,秦刚细细地梳理了自己能记得的所有人工孵蛋知识。

当年他做记者时,曾经采访过大型养鸡场,虽然那里都是用自动化控制的恒温孵化箱,但是为了写好报道,也是大致地去了解过孵化鸡鸭所需要温度等等方面的数据细节。

今天,为了让这些回忆出来的知识,更加像是自己家传的秘诀,他还煞费苦心地编了一些口诀

“我先给两位传授的第一句秘诀卵面必洁,汤水泡之。说的是,我们的缸孵法,因为缺少了母鸡的保护,这些蛋在孵化的过程最怕是邪气入侵。所以在一开始时,把必须要把这些种蛋的表面都要仔仔细细地清洗干净。”

因为此时无法和他们讲明白消毒的概念,秦刚只能以邪气来替代,这样的会让他们对于这项操作更加重视、效果更好。

“种蛋洗干净后,我们就把它们放进差不多的热水里泡一泡,让种蛋快热起来”

种蛋并不多,一边说,三个人一边操作,很快就把它们洗干净了。

“那么热水应该有多热呢?这就是我们的第二句秘诀孵卵恒热,以腋定之。这句的意思就是,孵化鸡鸭要靠稳定不变的热度来进行,而这个热度是有标准的,高了不行,低了也不行,就是取自于我们身体的腋下这个标准。”

秦刚示意二人用手指自己到腋下去试试。

“试热度,最好是用我们的食指与中指,这两个指头最为敏感。要注意的是,我们的敏感程度会随着天气冷暖有变化。一定要细细感受,必要的时候,可以两个人反复多次判断。”

“泡蛋用的水热度就要调成接近于这样,而再等一会儿,我们要通过控制这大缸下面的灶火的大小,最终也要把这缸里的热度,差不多调成和腋下的一样。”

三个人便反复测试。因为这种温度的感受非常微妙,所以需要大家共同确认热度合格后才行。

“再下面是第三句卵排有序,密置篓中,”

“就是说,这些种蛋,我们必须将它们进行有序排放,具体的要求就是统一以大头朝下,小头朝上,一个挨一个地密置排列放好。”

三人把这四十多只种蛋一个个地有序排立于缸内柳篓的稻草之上。因为量不多,第一层只铺了一半左右。第二层柳篓也就空着放在上面。

最后在水缸上面盖上了一块木板,当然木板中间还特意开了一块巴掌大的洞透气。

“接下来的工作,就需要长时间的耐心守候了,我开始一并讲完,后面我们一边做一边再来记住。”

“第四句勤添灶薪,缸如腋温。”

“就是说我们一定要注意控制好下面的柴火,不能让火烧得太旺,也不能熄灭。然后一直让这水缸内部保持着与我们腋下差不多的热度。这中间,我们可以经常性地用手去试试缸壁来掌握。”

“第五句室置盆水,时时满之。”

“因为我们房间里生了火,时间一长就会很干燥,所以必须打一盆水放在房内,并且每天都要关注它们,一旦水快要干了,就得要及时地添满。”

“第六句次日转卵,日行五轮。”

“意思是我们今天是第一天,不必开缸去动。从第二天起,每天要把这柳篓里的种蛋上下颠倒,转换五次。差不多是两个多时辰一次。”

“第七句二十日止,移缸入床。”

“差不多二十天后,就可以把种蛋从缸里拿出来,再放到孵床之上,而这孵床其实也就是一个简单的、铺了碎草的木架子,我们过两天再做也不打紧。”

“第八句棉被多覆,冷增暖减。”

“就是蛋移到孵床上后,用多条棉被盖上去。这个阶段开始,蛋自己已经开始有了热度,我们也要时刻关注,一旦现冷了就要多加被子,感觉热了就要减少被子。”

“最后一句实际上是贯穿始终的,也是确保我们孵化顺利的手段,就是‘日照一卵,其形自现’,就是每天可以取出一只蛋,用灯照法,可以查看到它是否处于正常孵化状态中。至于如何才能确定它正常……”

秦刚说到这里看了看两人笑笑问“光这前面的九句就不太容易记住吧?不过不容易记也得要记。我们秦家祖传的这九句秘诀,不得用纸笔记录,只能口口相传。”

“等把这九句都记住了,我们还需要去记用灯照法查看孵蛋是否处于正常状态的口诀标准,那些,我会在过程中慢慢讲给你们听。”

秦壮与秦水生点点头,的确,光这前面九句,要想完全靠口述记忆,非得要不断地在整个过程中边做边看、边看边记,这样才有可能记得清晰并牢固。

整个孵化时间差不多要有近三十天,这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所以秦刚给三人进行了时间分配。一天十二个时辰,每人大约看守两个时辰,便由另一人开始更换。白天的时间,空闲的人还可以去做一些其他的事情。

稍空下来,秦刚便要考虑孵化房的加固问题了。

问了秦壮得知,北面靠土山边也有砖窑,当初为庄上建房用的,房子盖好后,没有地方需要砖了,也就废弃在那。

秦刚去了旁边的空房子,果真找到一些当初买来的生石灰,于是便装了一大桶过来。

接着又围着砖窑,四处收集了各种碎瓷片、碎砖砾,又装好多几桶过来。

然后,叫水生又去借了一副小的石磨来,先将那些碎瓷、碎砖块尽可能地敲碎,再用这石磨开始仔细地碾碎。

因为记不清磨碎后的灰渣和生石灰的具体比例,只是知道生石灰需要少一点,秦刚就直接分成了三种配方来实验

中间一份是三比一,另外两份,分别是灰渣多一点的和少一点的,最后用水和成了泥浆,再小心地糊在了之前掏出烟囱的那面墙上。

三份不同比例的泥浆在抹平后,各自留下了一个记号。

有时,水生也会好奇地过来帮把手,他也问“刚哥,你这是在弄啥?”

“水泥!”

注所谓简易版的水泥即不需要煅烧的水泥,主要是利用生石灰与碾成粉末状的瓷片、砖砾渣的混和来实现。优点就是简单,少量使用没问题。缺点是凝固后到最强状态的时间非常长。大批量的使用,需要用到后面的煅烧方法。

喜欢风流大宋请大家收藏风流大宋本站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