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怕他累。
没想到陆清却很高兴,"相公,要不就这处吧,这屋子很好打扫的,而且这院里有井,用水打扫起来也方便。"
宋声一听,也觉得这处小院要方便一些。他跟牙人道:“每月一两银子,城西这处我租了。你看可否?”
牙人一听有些为难,这客人砍价砍的也太狠了些,一下子就砍下去了五百文,他面露难色道:“这位郎君,这个价格太低了。虽然这个小院儿看着破败一些,但花时间收拾之后,那也是个挺好一小院。里面的家具什么的也都不缺,这院里还有口井,一两实在是太低了,您就再给往上添点儿吧。"
“但这小院儿在城西,本身位置就比城南那处差了很多。再者,这屋子破旧,万一有什么问题,我还要花钱来修缮,最多只能一两了,可行的话咱们就把这契书一签,我先租三个月。"
一听宋声要租三个月,牙人立马就同意了,笑呵呵的道:“成,等会儿
让您家翁或者夫郎跟我过去牙行签契书就成。"
说定之后,下午的时候陆清和公多把契书一签,交了二两银子。
其中一两是第一个月的租金,另外一两是定金。如果这一两银子不交,房子第二个月很有可能就租给别人了。
银子是陆清出的,没让公爹掏钱。如今他和相公的钱都在他这里保管着,除去建新的土窖和跟村里收柴的钱,再加上之前花了的,现在还有个五十多两。
交了二两之后,还剩下五十二两。
房子租好了之后,宋老大他们没着急回去,他们没想到房子租得这么快,来的时候什么东西也没带。随便在身上扯了一块布,在院中找了个盆儿,两个人开始打扫房间。
冬天的天色暗的快,两个人感觉没干多大会儿,这天就已经黑了。
陆清看了看时辰,道:“爹,先不弄了。咱们快去接相公下学吧,等明天一早再过来。”
今天他们得先回去,等明天的时候带一些吃穿用品,还有床上铺的盖的,灶房用的锅碗瓢盆,全都得拿来。
宋老三闻言放下手里的活,道:“成,那你先收拾着,我把牛车装上。”收拾完后,陆清把院门关上落了锁,坐上了牛车,跟着公爹一块儿去接相公下学。
他们到的时候刚好赶上宋声下学,宋声一看他们过来接他了,跟旁边的梁又明打了声招呼就走了。
陆清看到他过来,赶紧让他坐到牛车上来。
这会儿天色已经黑了不少,他们得赶夜路坐牛车回家。
路上宋老三在前面赶车,陆清和宋声在牛车上坐着。
腊月的天气风似刀割,宋声怕陆清冻着,把人揽进了怀里,两人相互贴着取暖。
陆清在旁边温声说着下午的事情,"卧房先打扫了一间,咱们先住着。等到明个儿再来一趟,把铺盖还有被褥都带上,还要带一些做饭用的家伙。堂屋和灶房也都打扫过了,剩下的两间卧房,等后面咱们安顿好了我再打扫。'
陆清今天下午累坏了,虽然公爹也一直在帮忙,但他到底不好叫公爹累着,屋子里的很多活都是他一个人做的。
听着自家夫郎细数着下午做了什么还有明天的安排,宋声正在跳动的心滚烫滚烫的,大概这就是他前世一直都想要的烟火气
。
“今天辛苦你了。”宋声悄悄在他额头上亲了一下,低声道。
"不辛苦,这点活不算什么的,相公读书才辛苦。"
牛车走起来再加上两边的风声,前面坐着的宋老三听不清他们在说什么。
陆清却脸皮儿薄,公爹还在前面坐着呢,相公怎么就亲过来了,给他闹了个大红脸,这会儿也不敢抬头,怕万一公爹回头瞅见了,多难为情呀。
牛这一路晃着到了家,宋老三把板车卸了,然后把牛拉去棚子底下喂草。
这牛是从里正家里借的,借了两天,一共给了二十文。明天还要用,今天就先不还回去了。家里已经做好了晚饭,就等他们回来一起吃了。
晚饭依旧是在堂屋的桌上吃的,饭桌上张杏花问今天租房的情况,宋老三大概说了一下,已经定
好了,今天下午收拾了半茬子,等明天再把需要的东西拉过去。
张杏花点点头,没想到他们效率还挺快的,不过早一天把地方定下来,孙子就能少跑一天的路,就能少受点罪。
听到宋老三说租的这个小院有三间卧房,张杏花道:“卧房多了也挺好,回头咱们家的人谁要是进城了,还能在三郎这里歇歇脚,咱们老宋家也算是在城里有个暂时的落脚处。"
顿了顿她又道:“家里还有一个旧锅,明天走的时候让清哥儿把锅带上。等会儿吃完饭,大郎媳妇儿帮忙拾掇拾掇,这碗筷、洗衣服的盆也都是要带的,别落下了什么东西,到时候用着不方便。”
张杏花思虑周全,把想到的东西都交代了一遍。晚饭之后,除了被褥衣服这些,其他锅碗剽盆之类的都提前收拾好放板车上了。
收拾完了之后张杏花还不大放心,把能装的东西都给他们装上了。还给他们带了一袋萝卜和一袋白菜,甚至还捆了两捆木柴,放在了板车上。
说是城里啥都贵,菜和柴没有了就回家来拉。
陆清乖乖应了,到了城里之后,这花钱上面可得精打细算这些,虽然手上还有五十两银子,但这钱是最不经花的。城里物价又高,什么东西都得花钱买,还是得省着些用。
宋声吃过饭之后跟大伯他们问了一下最近烧炭的事。
自从跟村里人放出收柴的消息之后,陆陆续续有不少村
里人背着柴来他们家里卖,所以家里的柴现在是不缺的。
而这新建的土窖也正在建了,只是这冬天天冷,干活比较受罪,宋家这次多花了几个钱才把陈三叔请过来给他们建土窖的。
这边建着土窖,另一边并不妨碍烧炭。按照宋声说的,这次缩短了冷却时间,比上次烧出来了更多的银骨炭。
虽然已经不是第一次烧出来银骨炭了,但宋家人还是很高兴,毕竟烧出来一次还能说是偶然,第二次也烧成功了,那就说明他们这个方法没问题,对于烧制银骨炭更有信心了。
“这一窖烧出来的银骨炭足足有四十五斤,三郎,给你车上也装上一些,你带到城里租的房子那,有空的时候可以去给县太爷送过去。"张杏花道。
宋声应道:“行,那就给我装上十斤吧,等到旬休的时候给县令府上送过去。”
前面毕竟多亏了县令大人关照,宋声想着刚好借着这个机会还了这个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