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了新加坡的沙盘,上所罗门的沙盘。”
海军部四号大厅内,随着宁庆光一声令下,一列士兵从隔间走出,搬桌子、抬沙盘、挂地图。
在两边的角落中,参谋们已静候于此,两面海水游龙屏风挡住他们的身影。
这是正规的实战推演,为了增加实战中信息传递和反馈的滞后和失真,两边负责推演的参谋必须至于角落,用屏风遮挡,而沙盘和地图则会至于大厅中央,由中间人负责沙盘,代为传递信息。
相比于与英国在东南亚的战略推演,与美国的推演往往存在更多的不确定性,南洋的变局实在有限,而广阔的太平洋则不然。
主力舰队、分舰队等不同规模的舰队决战推演每年都会来上几次,而且每当双方有新锐战舰入役、新战术思想试验也会再次进行推演,在三十年代以来,其频率自然也有明显提升,近十年来,战术和战役推演,少说也有七八十次。
一边调整作战策略、组织模式,一边进行测试、推演来验证,三十年代以来的舰船动力革命、航空革命都深刻的影响着海军战略的展。
尤其是年初新一型鱼雷机入役,其作战性能相比于此前的有明显提升,海军预估其已经能够对此前建造“标准战列舰”形成威胁,可以预见,按照如今航空技术展的势头,在未来的五年内,航母足以对所有战列舰形成致命威胁。
当然,如果爆大规模战争,其甚至可以被压缩到三年时间。
加之综合国力的不同,让面对同一个敌人时,中国海军(Rnet)在宏观指导思想和具体战略部署都是天差地别。
于日本而言,其国力远逊于美国,工业极度畸形,农业同样落后,人力亦无优势,因此IJn是存在后劲不足,甚至可以直接说没有后劲的问题的,但美国海军(usn)劳师远征,存在劣势,所以日本提出了“对美七成论”,指的是IJn只需要拥有相对于usn大约7o%的兵力就可以实现有效防御。
然而,在华盛顿海军会议上,日本人只争取到了相对于美国人六成的主力舰吨位。
因为达不到七成,所以日本人就只能采取先削弱再决战的策略,于是便有了著名的“九段渐减邀击作战”,其大致思路是从一开始就不断派出远洋潜艇骚扰usn,接着以航空母舰进行削弱,再以潜艇进一步削弱,然后派出鱼雷舰队实施夜间奇袭,最终IJn再让以逸待劳的主力舰队和残缺不全的usn远征舰队进行决战。
但昭和的决策总是充满了一厢情愿,忽视了战争的持久性,他们根本不可能与美国抗衡。
相比于人小地狭、偏执疯狂的日本人,国防军针对美国海军的策略就要从容得多。
从国力对比来说,中国工业总量位居世界第二,尖端科技水平较低,但也比日本好多了。
就以最具含金量的科学奖项诺奖来说,三十年代之后,随着国际地位的提升,诺奖也终于出现了国人的名字,1934年,因研磺胺药物,中国次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1935年,因现中子,物理学家王淦昌与詹姆斯·查德威克一同或诺贝尔物理学奖,次年,因现正负电子湮灭现象,物理学家赵忠尧又与卡尔·安德森一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一连三年获奖,也是国力上升期的一个证明。
对于实际应用的技术,在输变电技术、有色金属冶炼等少部分领域,中国也算是小有成就,保二争一并非不可能。
只是,时间的积累同样不可忽视,二战前的德国包了一半的诺奖,拥有无数的著名科学家,哥廷根、洪堡等大学更是科学圣地,皆是这位第二次工业革命弄潮儿的新星。
在战争中关键的人口,那就更不是值得担忧的事情了,仅联邦本部中华,人口便有九亿,朝琉越与长崎直隶也有7ooo万人口,只不过这太平洋战场不仅仅限制了美国的工业实力,同样也限制了人口优势,影响并不大。
而从海军舰队存量来说,国防军的主力舰吨位有42万长吨,而航母则有15万长吨,考虑到双方都有不少的老式战列舰,作战能力有限,因而存量上同样不存在劣势。
虽然在造舰方面有所不如,但除非美国人失心疯,宁可完全放弃大西洋和欧洲利益,冒着德国崛起的代价也要全力以赴,否则想要打到第一岛链威胁本土,那还是洗洗睡觉吧。
实际上,内阁和军部一直以来的指导思想都是威慑大于决战,借用一下钢丝的概念,此时的决策接近于存在舰队学说。
既然是威慑,那自然就要追求以最小的代价迫使usn退却,因此构筑的海军主力舰队就需要在战斗力的衡量标准下对标敌人。
航母对等,同等战列舰至少得保持七成,轻型舰艇则应当具备一些进攻优势。
这样的威慑是辖有决战目标的,如果usn真的得了失心疯,不顾一切损失寻求决战,Rnet在判断实在有必要的情况下,就可以实施决战策略。
而决战策略则与威慑策略不同,基于中美两国的地理差别,Rnet无需顾忌保存自身,唯一目标就是不计一切代价歼灭usn舰队,只要能为陆军创造出战略空窗期,同归于尽也一样可以接受。
此时的决战决策就属于基地打击学说,核心主要是三部分,航母大规模打击、潜艇运输船队阻断和护航巡逻舰队,与决战直接相关的就是航母大规模打击。
当然,游戏是游戏,现实是现实,现实中航母大规模打击的概念还没有被海军接受。
而以海军航母派在1935年提出的战略构想为例——
即在全面决战,无论是主力舰队还是分舰队,都需要保证航空作战能力,在昼间以航母为核心组建打击舰队,使用舰载机削弱usn舰队,此部分最关键,战场的主力是属于他们的。
等到傍晚时分,借助夕阳的掩护,阻止两到三支雷击舰队进行突击,己方重巡洋舰负责压制对方的重巡洋舰,己方驱逐舰则在轻巡洋舰的掩护下高逼近,实施近距离密集雷击;
在这个过程中,从航母上起飞的舰载机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伺机偷袭、随即补刀,另一部分则负责掩护,在驱逐舰编队的冲击航线上洒布烟幕、烟帘,遮蔽敌方舰队的视野。
最后,到了夜间,组织炮击舰队合雷击舰队进行袭扰,后面两部分都是基于第一部分的补充,第一部分不能打赢或打个平手,后者也无从谈起。
因此,在此思路下,海军的各类舰艇展都展现出了其特色,航母建设以舰队航母为核心,所建造的航母必须保证其舰队作战能力。
战列舰建设以威慑和强化炮击为目的,需要保证面对美国海军行动时拥有足够的可以活动的战列舰。
重巡洋舰则需要保证其舰队作战能力,目标就是比敌人的重巡洋舰更强,防御、度和火力之间的取舍。
而轻巡洋舰在这其中扮演的角色则更为复杂,既有老老实实给舰队打杂的,也有扛着两座四联装533mm鱼雷射管担任雷击舰队领舰的,还有装上135mm高平两用炮担任舰队防空或雷击舰队领舰的轻型巡洋舰,标准排水量在5ooo~6ooo吨。
这都是Rnet在条约时期,国防压力较小且造舰仍有冗余的情况下进行的摸索,数量都不多,但种类很齐全。
驱逐舰也差不多,驱逐领舰的概念在条约的约束下不再展,因而驱逐舰就剩下两个方向,第一是常规的舰队驱逐舰,如定海级、咸宁级,他们的航一般都在35节以上,携带三联装鱼雷射管。
第二种则是高雷击舰,如文昌级,航一般在39节及以上,如文昌级舰文昌号就曾在海试时,以轻载状态跑出了4o。12节的极限度,彼时才1924年,而其上更是装备了四座五联装533mm鱼雷射管。
不过,文昌级的设计并不理想,但尽管如此,海军也一直没有放弃,最近已经将新一级的高雷击舰提上了日程。
这些高雷击舰都拥有着造价高昂的动力系统,过4o节的航,并计划搭载四座七联装483mm鱼雷射管,每座射器的七根射管以上三下四呈等腰梯形排列。
之所以如此安排,是因为海军认为此时各国海军战舰的水下防护系统都已经比较完善了,只命中少数几枚21英寸级别鱼雷很难做到有效杀伤。
在1925至1935年间,海军陆续搞到了英国、法国和美国等国的水下防护系统的部分情报,构建了猜想模型,将其与本国、德国和意大利的水下防护系统放在一起进行测试。
而军事研究院的研究认为,多次中等当量的爆炸毁伤效果优于少数较大当量的爆炸毁伤效果,在多次爆炸中,隔舱防雷壁的螺栓、铆钉、焊缝等会因冲击而逐渐失效。
简单来说,数量和质量总要选一个,既然没打算向日本那样搞24英寸的长矛,也不打算让船翻掉,那就不如退一步,使用19英寸的鱼雷,其重量和威力能够达到一个平衡。
总而言之,Rnet的雷击策略走的是多,而不是远,其实也是基于工业能力的展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