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车臣小说>剑来圣人齐静春 > 第102节(第1页)

第102节(第1页)

谢惜心里大?约也能想得明白。她?在这案中自始至终不被传召,无非是因为天家早已有了决断。他们想要铲除端王,想要解决势盛的世家,如今有了个绝妙的时机,便正好一起处理?。

至于她?,并不是什么重要的元素。

现?实也的确如此。此案结果落定?,与今上商议过后?,由?中书?字斟句酌地拟好旨意,而后?全然按照流程走了下去。

只是今日,谢惜并没有见到太子。

她?被带到一处偏殿,太子手下那位当日来问她?情况的官员正在其中等候,见到她?后?,二人客气地见过礼,他便伸手从桌上取了一张纸,递给谢惜去看。

那张纸上,是和颁布的旨意一样的内容。

一出大?案,千百人的性命,浓缩在这白纸黑字,轻易寥落,平淡得毫无感?情,激不起一点水花。

……朕以杨氏昔年辅弼之功,推心置腹,引为臂膀,位高公卿,都督戎机,文武两?寄,巨细并关,不意人心易换,难得始终。杨氏里通外敌,泄露海防,欲伤我赤子;蛊惑亲王,窥伺金瓯……

……端王褫夺爵位,废为庶人;杨宏抄没家产,夷三族。王公朝士,当以兹为念,各效忠贞。若有朋党比周,辄生异议,朕必不容。

那官员估摸着她?看完,问她?,如此结果,可算满意?

谢惜看完,不算得十分意外,但看到那句“夷三族”,还是呼吸凝滞了一瞬,耳边好像瞬间失了所有声响。

直到官员唤她?,她?方强自回过心神,没有过多再?问有关杨家与端王的问题,只是问道?:“民女斗胆问大?人一句,那谢家呢?”

这道?旨意面面俱到,唯独少了有关谢家的字眼。

官员问道?:“依你的想法,希望我们如何安排谢家?”

他的用词非常居中,既非“处置”,也非“安置”,一个听不出喜恶好坏的“安排”,让谢惜心中非常没底。

谢惜脑中飞快忖度一番,而后?诚恳道?:“谢家除民女外,已无后?嗣于世。而民女一女子,亦无可用之能。民女不求光复谢家当年门楣,只求恢复谢家名誉,容民女将家人遗骨重迁一处宁静之处,莫再?于乱葬岗上不得安生。但完此愿,民女愿隐姓埋名,为家人守墓,再?不入世。”

她?是绝然不能为谢家要求太多的。她?的存在,已经是今上犯错的证明,如果她?还要大?张旗鼓地重振谢家的声名,那么和犯上找死没什么区别。

但她?也并不希望再?重回过去。如今只要死去的家人们可以恢复清名,不再?是戴罪之臣,而活着的家人们可以安安稳稳地生活,那就是最好的结果了。

而这个要求,是合情合理?的。

那官员仿佛是已经猜到她?的请求了,面上并不惊讶,只是道?:“谢姑娘,这事是不成?的。”

他虽温和地微笑着,但拒绝的话语却透露着坚定?。

谢惜拢在袖中的手指微紧。她?兀自定?了定?心神,道?:“民女可否斗胆问一句理?由?。”

官员道?“可以”,伸手指向一旁桌案上的一沓文书?,向谢惜示意道?:“谢姑娘,你看过这些,便会明白了。”

谢惜不解这理?由?为何如此麻烦,但还是站到桌前,伸手翻开了那些纸张。

纸张已有些年头,是当年办谢家案子时留下的卷宗。除了一些整理?好的经过文书?以外,还附有当初证明谢家通敌的罪证。

那上面说,东境军中本为谢家一言堂,但由?于渐渐朝中调派,掺杂进许多别家将领,并隐隐要取代?谢家人在高位将领的位置,所以谢家为保证自家人在军中的话语权,而暗生了不臣之心。

他们与海寇私自相通,达成?盟约:海寇只不时来袭,犯而不攻,而谢家亦追而不打,表面防御。甚至于,他们为求真实,还约定?好,小战之后?便作大?战,双方为求最低损失,由?谢家告知对方一切的作战方式和部分海防情况。

谢惜看得荒谬,连连摇头。这分明就是杨家在做的事情,当年却居然这样全然地推给了谢家。

她?放下文书?,又去拿那些证据。她?一张一张看,眼中的荒唐之色愈发浓烈。

那官员袖手站在一旁,神色并不急迫,也不开口催促,只等到她?看完所有后?将手里的东西放下,方抬眼看向她?。

谢惜的脑中一片混沌。

官员并不讶于她?的失态,安静地等待她?缓过神来。

谢惜的手中紧紧捏着一封书?信,其上是统帅谢添与海寇来往商量假战的具体内容,除却是他亲笔以外,最后?还落了私章印信。字字句句,俱是通敌实情,千般万般地抵赖不得。

谢惜的手有些微微发抖,她?强自压下心头的震颤,问道?:“若是假的呢?民女的二叔身为统帅,身边的部下不少,更有杨家的反贼在侧。如果这封信,是有心之人临摹了他的字迹,偷用了他的私章,伪造了他通敌的证据呢?”

官员答道?:“这次审问杨家人,他们已经供认不讳。杨家的部分将领借假战向海寇敛财,之后?因价格没谈拢,和海寇起了争执,随后?发现?那些海寇做两?头交易,还与谢家人有着联系。再?加之那段时间,供给海寇的大?箭也断了来源,他们为了防止海寇彻底投向谢家,说出他们的勾当,所以才先下手为强,借此事来控告谢家。”

他微顿片刻,等谢惜反应了一下,才继续道?:“自然,这些供词全部有证据佐证,不曾有假。除此之外,谢添死前,已经承认了这些,亲笔写了认罪书?。他的那些姓谢的亲信,也一一证实,每句话都有证据佐证。谢姑娘,后?面这些,你是看过了的。”

是,她?亲眼看过,都在这里,白纸黑字,清清楚楚。

她?二叔谢添,是朝中有名的儒将,写得一手好书?法。他虽然常年不在上京,谢惜也与他见得不多,但他手写的大?字一直挂在谢家一处厅堂。

谢惜等小辈幼年习字,常对着谢添那一幅字,甚至还临过谢添写的一本诗集。所以她?对于谢添的字迹,可以称得上是非常熟悉。

一个人写字,可以刻意改变字体,但用笔的痕迹,是难以轻易改变的。

就是因为这样,谢惜才如此难以接受。

因为她?无法否认,手中这张明明白白写着通敌内容的信件,的的确确就是谢添的字迹。

所以,这就是她?所求的原因。

不恢复谢家的名誉,是因为谢家本就有罪。杨家诚然不是什么举报反贼守护国境的功臣,但谢家也不是什么被无辜冤枉牵连的清白之臣。

这封信,应当原本要交给那些和东境军交战多年的海寇,但却被心怀鬼胎的杨家人不知如何截了下来,而后?作为了指证谢家的证据。

这里的所有,不是全部定?案的文书?,但实际上,只是她?如今看到的部分,就足以证明谢添是真的做了这些事了。

杨家人当初为了迅速摆脱自己的困境,需要用最快的手段扳倒谢家,没有什么是比谢家真实的罪行而更快更准更狠的办法了。

就因为真实,所以逃无可逃,辩无可辩。

官员打量她?神色,见她?长久沉默,不再?开口,便知她?是接受了这个事实,只是一时尚无法扭转心态。

他换了一种宽慰的语气,道?:“谢姑娘,当初你逃了一死,按理?说,这次是要一并处置的。但今上念你在此案有功,开恩许你免死,放你离开。谢姑娘,你是明理?之人,既留得一命,便莫再?多言了。如你接受,我便如此回过殿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