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成功突然意识到了什么。
搞不好齐老师跑路,就是自已这几天供货太多,引起了其他人的注意力。
日租界是不存在的,北岸也是公共租界。
尽管英国人呼吁自已的侨胞退到苏州河南岸的租界,但北岸依旧有英国人的酒店,也有美国人的酒店。
马成功连忙跑到苏州河北岸,在日本人的控制辖区(当前北岸由日军把控)开了一个房间。
情急之下,连法租界的房子都忘记退了。
不过房租也就三十多块钱的大洋。
他现在可是手握数万银元,还有大量黄金和外汇。
这点小钱,洒洒水了。
不要了。
马成功化名为马杰克。
只需要多花点小钱,英国绅士就会帮助你摆平一切。
反正租界的假人和假名字太多了。
马成功偷偷的在某些红灯区区域兜售丝袜。
这年头,喜欢丝袜的要么是所谓的名媛,要么就是这些红灯区的“名媛”。
他在晚上偷偷的卖给特殊客人,果然大收奇效。
一天可以入账几十块银元。
等到第二天的时候,还有大量的娇滴滴的日本姑娘说着半生不熟的中国话来购买。
对方支付日元,马成功也不嫌弃,只要不是法币就成。
其实法币也勉强可以。
二战以前,大部分国家都是金本位制度。
日本也是一样的。
以前的金本位和现在的石油本位不太一样。
拿着钱是可以去银行兑换成等量黄金的。
核心原因还是这个时代的列强对金融监管不够严格。
等到二战开始后,各国才意识到需要强有力制度去监管黄金的流通,这样才能保持本国经济。
纸币可以无限印刷,但黄金无法无限生产。
尽管黄金在地球的储备量非常多,但开采的数量相对有限。
金灿灿的黄金,也是全世界统一认可有价值的东西。
于是,黄金等于不贬值的概念,就在大家印象中形成了。
马成功的思路也是很明确,想尽一切办法,给自已屯满60个立方的黄金。
从此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不过60立方,有一千多吨的还价重量。
二战结束后的美国,持有黄金总量也就在2万吨左右。
普通人到死也弄不满自已的虚空仓库,这是一笔无法想象的财富。
人么,总得要有一些不切实际的目标才行。
比如说,先存个一立方黄金,作为一个小目标。
马成功一边卖奢饰品,一边美滋滋的收钱。
很快,这个举动就引起了日本特高科的注意。
日军的情报部门可比特务处的废物强多了,很快就查到了马成功销售物资的来源。
这些物资非常好查。
中国的企业不具备生产这么精美的商品,甚至日本也不具备。
二战前期,德国强的是军事工业,民用行业的商品很差。
意大利是军工和民用产业都差,科技点在海军上头。
唯一能拥有完善的民营产业链的,当时只有英法美三国。
法国在上海的实力很有限,因此这些货物的来源是英美两国的可能性极大。
日军在根据潜伏在海关的间谍的情报得到一个结论。
国民政府在8月份向英美订购了大量的民用物资。
负责物资交接的人,就是号称国府的财神爷,宋某人。
其实宋家在租界倒卖物资,大家都一清二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