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车臣小说>开局一颗头争霸全世界 > 第69章 援浙平浙(第1页)

第69章 援浙平浙(第1页)

奇怪的是,王有龄一支两千两千的要兵,庆端也是两千两千的调兵。

两人都有一点小心思,两千是一个比较合适的战斗单位,王有龄可以派一个绿营守备接管,庆端也不会害怕上万凝聚在一起的乡勇无法控制。

所以两人其实都防着刘勇强,王有龄那边,送过去一批,他就派一个营官接手。两人合作密切,以为这样就能瓦解刘勇强对部队的控制。刘勇强却毫不担心,这种基层控制力如果那么好瓦解,皇帝还会担心湘军?

曾国藩的湘军,一级管一级,就注定了曾国藩这个大佬控制一切,不会懂最开始曾国藩是不是就设计好了这一切,如果是,那这个人就太厉害了。但最初的湘军,并不是曾国藩拉起来的,而是罗泽南。人家整建制的投靠了曾国藩,所以这个设计应该是罗泽南这个乡村教师的。罗泽南带着他的学生,组建了这支部队。

如果那么容易瓦解,刘勇强最初的老部队,也不至于被李云梯一句话就打散。

现在送过去的,除了最初的2ooo精锐,其他都是太平村的战士。这些基层关系,比建宁乡勇更紧密。他们分散在一个个山村中,许多村子甚至没人知道在哪里,官府甚至都没给他们登记户口。村里有他们的亲人,老婆孩子都在。别看这些人穷,都是有老婆的。这却不是刘勇强给娶的,大都是靠自己的本事抢的。太平军大部撤离,这些人之所以没走成,不是不想走,就是因为舍不得抢来的女人没能走脱,这才落草为寇。除了极少数是拖家带口从江西过来的,绝大部分都在本地抢了女人,甚至还不止一个。

要这些人放弃曾经的收获,选择跟清军混,光靠军饷恐怕不行。

刘勇强还通过他们的村长交代过,他们的身份不要透露出去,这些人一个个讳莫如深,因为他们也不想让人知道他们当过反贼的历史。

另外王有龄最多派营官管理他们,基层建制是不敢也不能打乱的,湘军为什么一个县成一军,因为十里不同音,离开一个县的区域,山民们甚至无法跟人沟通。王有龄手下的一群浙江绿营军官,怎么可能跟这群背景复杂的,流落在闽西的赣南籍士兵沟通呢。所以还得是各村管各村的兵,营官只能管军官。

这种情况下,只要刘勇强过去,振臂一呼,这些人立刻就回到他麾下。王有龄给再多的钱,这些人也不会感激王有龄,只会以为是刘勇强给了他们这个挣钱的机会。

刘勇强没想到的是,这点王有龄也算到了一半,从始至终他和闽浙总督庆端都没有招刘勇强过去带兵。

庆端只是让刘勇强不断招募乡勇,始终是两千加两千,绝不多一个。每隔几天就会送来一封这样的命令,还有给银子的承诺,但银子必须到了浙江才能给。

过一万之后,度大大慢了下来,因为建宁府附近的太平村已经全部征召。新来的都是从延平、邵武府一带赶过来的,汀州府的赶过来还得一个月时间。

这时候刘勇强开始诉苦,聚集在建宁府大营外的探子,肯定也将零零散散的乡勇情况汇报给了庆端,这会造成一种招兵越来越慢的假象。

这种假象迟早会被戳破,迟早庆端会从个地方县令口中得知这些人都是从深山里走出来的,会想到刘勇强当初奉命安置过的那些乱匪残部。

但现在他至少还没彻底弄明白,否则不会一封接一封的免礼刘勇强。

“王有龄野心不小啊!”

如果是借兵几千,那肯定是为了保卫杭州,这都过万了,恐怕是为了反攻。

王有龄想靠自己的力量,打退太平军,一方面是在湘军面前狠狠出一口恶气,另一方面大概是看到了拥兵就能自重的现状。曾国藩有几万湘军,就能做两江总督,如果他有几万大军,凭什么不能做闽浙总督呢。

一队队乡勇开往杭州,一船船银子送到厦门或者上海。都是结给科利洋行的军火尾款,1oo万两很快就填了进去,就这还不够你。1o万支步枪,一支算他2o两,这就得2oo万两,1o万支之后,还有2o万,科利一共向英国的武器承包商订购了3o万支1853式,大量武器占满了英国各种公私兵工厂的车间。3ooo门大炮之后,还有1万门大小拿破仑炮。

这批军火总价值过千万,这2oo万两远远不够,却让科利看到了巨大的红利,他确信刘勇强真的打通了对清军的军火供应渠道。

终于用了近两个月时间,将两万太平村大军全送了出去,王有龄给每个兵光是武器,就提供了1oo两,步枪5o两,还有大炮。

刘勇强不时的感慨人家有钱,可当两万人都送走后,闽浙总督还下令他继续招兵。

“这也太有钱了吧!”

他不怀疑闽浙总督的动机,当初去福州,刘勇强带了四万人,不把这四万人都带走,闽浙总督不放心,关键是人家浙江要不要得了这么多高薪人才啊。

一边拖延,一边请调刘三虎回来配合招兵。刘三虎带的这两千人,可都是精锐,跟他多年的建宁老兵。每一个都是种子,在福州城外整编的时候,每个人都分下去带队了。要不是杭州紧急,刘勇强可舍不得把他们单独拉出来组成一军,这些可都是黄埔学生兵啊,死一个就可能死了一个未来的将军。

刘三虎带着两千人回来后,刘勇强才了解了杭州之战的详细情况。之前几次通信,主要是交代他一些重要事项,没有细谈。每次庆端派人来催兵,也不会告诉刘勇强详细战况,因为信使也不可能知道。

“伪忠王李秀成原本是从南边打来的。从江西进衢州,没打下衢州窜入金华,金华知府王桐不战而逃,王桐走,城遂失……”

李秀成的部队是配合陈玉成西征的部队,带了一万人往西打到江西、湖北一带,沿途从没碰过重镇,过九江都是绕开。回来的时候,带了二十多万人,全都是流散的饥民。李秀成占了苏州一带后,就采取江西湖北的人和江浙的钱粮结合起来,占领江浙,他米粮不缺,江西湖北经过太平军和清军反复拉锯,饥民、流民众多。这个策略很成功,一次就拉回来了二十多万人。

但这二十多万人根本不能打,所以他一路流窜,从江西进入衢州,绕到金华,没想到这座重镇轻易攻占,这让李秀成在浙南站稳了脚跟,跟他的本部苏州可以夹攻杭州了。

在金华休整了几个月后,李秀成的军队已经能勉强一战,随后连克处州、台州、温州,浙南除了衢州,全部收归旗下。挥师北上,跟从浙北嘉兴南下的主力夹攻杭州,同时派兵攻击宁波,整个杭州在十月的时候,成为孤城一座。

刘三虎去的非常及时,那时候李秀成已经开始围城。城中的八旗军死守驻防营不出,饶廷选带了四千绿营兵驻扎在城北的馒头山,却一触即溃。八旗绿营互不救援,人心惶惶,这时候刘三虎坐船赶到,帮饶廷选稳定了局面。

“饶廷选不错。他至少会打仗。”

饶廷选已经升任浙江提督,全面指挥杭州官兵,除了八旗都归他管。他至少不会胡乱指挥刘勇强的部队,交给他是放心的。

“就是那位王巡抚胆子太小,我想带兵出击,他不许。要死守杭州。最后只派了两千人救援宁波,幸好赶得及时,宁波几近失陷。我这次就是从宁波坐洋人的兵舰回来的。”

王有龄是真的急了,他甚至请洋人参战。如果不是急了,满清地方官是尽量不跟洋人有接触的。

“帮我带两封信。一封给庆端,另一封给王有龄。”

“再帮我送5oo两银子给王有龄。”

“师父,不用给他送礼,他现在求着咱们呢。”

“你懂什么!”

刘勇强写信给闽浙总督和浙江巡抚,目的是求官。上次他是辞官,从始至终,他都没被定为反贼,勤王始终定性为义举。这些大员对刘勇强的忌惮,是无法说出来的。这次又帮忙招兵,他们不可能不表示一下。

他又该出来做官了,辞职前是知府,这个起步注定他不可能太低。继续在建宁当知府不太可能,有可能调任一个跟军事无关的文职。甚至有可能打他去浙江做官,比如某个还没有收复的地方。因为不可能让他当知府,那就只有道员这种差使了。

刘三虎去送信了,手下人全部回家休息。每个人带着领了三个月的高薪,回乡之后,买地是不够的,盖房子却够了。没给他们时间做这些事,但他们财的消息肯定会很快传遍十里八乡。刘勇强会很快招募起两万乡勇,交给他们带领,训练。

这两万人不会立刻往浙江,得等庆端给他一个满意的位置,然后才能办这件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