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世,他是个交友达人。
这么多年下来,他结识了不少朋友。
为了拍这部《尘世之间》,两个多月没和朋友们聚过了。
现在回来了,得去聚聚。
等到把一切忙完,他才钻进家里的书房,打开了书房里的电脑。
也是时候把脑子里的《饥饿游戏》第一部给抄出来了。
“噼里啪啦……”
书房内,霍辙灵动的手指在键盘上快敲击。
《饥饿游戏》小说第一部的字数在1o万字左右,以他的打字度,每天码字八小时,三天左右差不多就能抄完。
三天后。
小说码完,打印出来订好。
霍辙拿出手机,找到出版社编辑电话,打了过去。
对方秒接。
“喂,章编,这两天忙不?”
“不忙,不忙,有事儿霍老师您说。”
“那明天我请您吃饭,我有点小事找您帮忙,到时候细聊,待会儿我把时间和地点短信您。”
“ok。”
《饥饿游戏》这书,在国内应该是没什么市场的。
虽然他写出了大火的《鬼吹灯》,在国内大大小小也算是个畅销小说家了,可资历太浅。
除了行业内人员,以及身边的同学、朋友,大多数读者都是知其书而不知其人,他本人的名气在读者中并不显。
大多数读者也都是理智的,你写得好我就掏钱,写得不好就哪儿凉快哪儿待着去。
《饥饿游戏》这书在前世已经证明了国内读者不爱看,所以这一世他也就不难为国内的读者了。
他打算直接冲国外去,薅国外读者羊毛。
和他合作出版《鬼吹灯》的这家国内出版社能量很大,和大洋对岸那边的出版商也有联系,所以他想着让他们做个中间人,帮忙介绍介绍。
……
……
……
第二天。
一家高级餐厅。
霍辙和编辑见了面。
编辑是一位女编辑,三十多岁,戴着一副黑框眼镜,一副都市丽人打扮,看着很清爽、利落。
两人先在高级餐厅舒服地吃了一顿。
吃完后,霍辙带着编辑到了一家安静的咖啡厅。
咖啡厅里,霍辙和编辑面对面坐着,中间是一张洁白的方桌。
服务生端上两杯咖啡。
“谢谢。”两人道谢,端起抿了一口。
“章编,我听说贵社在美利坚那边的出版界有些关系。”霍辙放下咖啡,开口说道。
“嗯,我们和那边的一家大型出版社有过几次合作,几次合作都很愉快,大家一直保持着联系。”编辑说完,好奇地问道,“霍老师是有什么事需要用到那边的关系吗?”
“不是外人,我就直说了。新小说,我已经写出来了,想在那边出版,但那边我没资源,也不怎么了解,所以想请贵社帮我当个中间人,联系一下。”
编辑有些疑惑了:“霍老师怎么会舍近求远想到去那边出版?您完全可以把小说委托给我们出版啊。难道是我们之前的合作中哪里得罪了您,让您不快?”
“章编误会了,咱们合作得很好,我对贵社也很满意。要真是不满,我也不会把您约出来了不是?”
“那您这是?”
“您看了就知道了。”
霍辙拿出打印好的小说,放在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