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车臣小说>皇权君权 > 太监(第1页)

太监(第1页)

各行其道的另类明朝太监——郑和

史学界有一句名言叫“打不死的大宋,看不懂的大明”。

大明这个奇葩的朝代,仿佛是中“墨菲定律”的毒太深,怕什么来什么,是杀不尽的忠臣良将,砍不完的乱臣贼子。

王振、刘瑾、魏忠贤这些专权的太监,各行其道,在政坛上翻云覆雨,要为明朝的衰落负很大的责任。

从明成祖开始,宦官势力开始抬头,到英宗朱祁镇时代,权力进一步扩张,开始握有典兵之权。

在这些专权太监掀起波澜之前,我们讲一个特立独行的太监——郑和。大家可能对此较为疑惑,郑和借用皇权既没有为祸朝政,也没有掌控兵权,和皇权争斗有何关联?此章的目的是切合皇权至上的论点,因为这里涉及皇权的威慑力不再是对内的管控,而是用“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理念来震慑国际。早在汉代之时就有张骞出使西域的皇权宣扬、大国至上,但是像郑和下西洋这样大规模、多频次的经济耗费来游走于东南亚地区的情况,实属历史现象的罕见之态。为了弄清郑和七次下西洋的目的,本书需对此进行讨论。

为什么出使之人偏偏是郑和

我们先说郑和为什么是最恰当的人选。

郑和出生于洪武四年,洪武十四年,朱元璋派南征将军傅友德、蓝玉等人攻打云南,郑和的父亲滇阳侯米里金战败被杀,十岁的郑和被蓝玉掠到南京,阉割成太监后,弄进了燕王朱棣府上当差。靖难之役中,郑和为朱棣立下战功,朱棣因此赐郑为姓,以纪念其战功,并升任他为内官监太监,官至四品,地位仅次于司礼监太监。皇帝赐姓对于臣子来说,是至高无上的荣耀,许多一品大员也没有这样的待遇,可见郑和多么受朱棣的器重。

最重要的是,郑和具有回族人的身份,他的家人有到过伊斯兰教圣地麦加,因此他从小就对外洋情况有所了解。并且在舰队招募过程当中,有相当多重要的成员都是回族穆斯林。比如郑和的助手马欢(著《赢涯胜览》)、费信(著《星搓胜览》),都是回族穆斯林。这些特殊的身份在郑和七下西洋过程中,在到达南亚等佛教地区、阿拉伯穆斯林地区是有极大优势的。

当永乐三年(1405年)清晨的一缕曙光穿透云层,照亮苏州刘家河港口时,晨霞之间,影影幢幢的船只集合在港口,郑和带着明成祖的命令,率领两万八千余人、六十余艘船这支无敌舰队,浩浩荡荡地向中国大陆以外的广阔世界开去,开始了长达二十九年的南巡之路。

从永乐三年(1405年)到玄德八年(1433年),郑和先后七次下西洋,到达了亚、非大陆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对于郑和下西洋之行,后世史家有着不同的解释,按照永乐皇帝朱棣的诏书,下西洋的目的是扬我天朝国威,让四方蛮夷归服。也有根据《明史·郑和传》透露:

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觅踪迹。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

也就是说,朱棣怀疑建文帝跑到了海外,所以派郑和去寻找这个废帝的下落。同时也是宣扬大明国威。

是不是要找建文帝这里不做探讨,但是史料应不是空穴来风,该是有所关系。

证明自己手中的皇权是正统的

朱棣凭着“靖难之役”夺取了大明的江山,所以在合法性上有所欠缺。虽说谁当皇帝对老百姓来说并没有实质的影响,但是作为一个事实上的“篡位者”,通常而言,朱棣的心态会和正统的继位者不一样。如果相对于历史上典型的几位篡位者的性格作为来看,如王莽、隋炀帝、唐太宗等,其实朱棣和他们有着共同之处,这几位都是一登上皇位,对内是大肆修建国计民生工程,对外则是大规模的军事拓张和讨伐行动。

从客观意义上来说,这些大规模的行动一旦成功,于公对帝国有好处,于私则证明他们比原来指定的继承者或前任统治者更优秀,这样才能堵住悠悠众口,也是用功业遮盖手中所握皇权的不合法性。因为如果他们成功了,那么大家都会赞扬他们的英明神武,就像人们赞扬唐太宗的武功治政,遗忘或原谅他即位的不合法性,但是失败则会像王莽一样遭到唾骂。朱棣也一样,他迫切地希望证明自己的“夺位”是正确的。

因此,朱棣在夺取朱允炆的皇位后,马上就在外交上采取一系列大动作,以证明自己是皇权最值得的拥有者。他向帝国的各个方向发出命令,如《明史》记载:

当成祖时,锐意通四夷,奉使多用中贵。西洋则和、景弘,西域则李达、迤北则海童,而西番则率使侯显。

这里的侯显取得了“五使绝域”的功绩,其行动性质和郑和下西洋是一样的,只不过没有郑和七下西洋出名。侯显曾经两次奔赴西藏,三次下西洋,取得的成就仅比郑和稍差一点儿。从这些半军事化半外交化的行动轨迹可以看出,朱棣拓边的欲望非常强烈,他希望自己的文治武功大获成功,以证明手中的权力在自己身上是最正确的选择。

皇权触角的延伸

从国际关系方面来说,天朝皇帝的正统与否、皇权是否能够有足够的威严,也是值得被拿来说事的。结果就是原本明朝的不少“番邦”,拿着此论,开始不来朝圣,那大明皇帝的天威何在?

朱棣一上台马上就抛弃了他父亲的“海禁”政策,派郑和率领一支庞大的舰队远航南洋、南亚、西亚等地区。郑和下西洋,实际是作为“皇权代言人”游走在东南亚各国之间。

而《明史》记载出行目的的后半句为:

以次遍历诸番国,宣天子之诏,因给赐其君长,不服则以武力摄之。

这让人有理由相信,郑和下西洋的目的不再单单是寻找建文帝下落,也不再单单是需要花七次工夫来宣扬国家富强,而是朱棣在证明其皇权的合理性时,把视野瞄向了广阔无边的海上,“不服则以武力摄之”正是皇权的触角已经从帝国之内延展到了疆域之外的体现。从史料的记载研究来看,这支庞大的舰队,不仅是去安抚这些躁动不安的南亚之国的,甚至还震慑消灭了一些地区和国家的统治者,使它们牢牢地臣服于明朝这个宗主国,成为其附属国。为什么这么说?

举个例子来说,《殊域周咨录》中记载有:

五年,中使郑和往西洋还,泊旧港,遇海贼陈祖义等招之。陈祖义者,广东人。脱罪避居旧港,久之得为三佛齐将领,暴横掠过客。至是因郑和之招,诈降潜谋邀劫和。有施进卿者,祖义乡人也,诉于和。和整兵擒祖义,诛其党五千余人。承制官进卿留旧港为将领。祖义械送京师,斩于市。

诸番闻之,皆服。是年,旧港酋长施进卿遣婿丘彦诚入贡。诏设旧港宣慰使司。命进卿为宣慰使,赐印浩、冠带、文绮。

二十一年,进卿子济孙复遣彦诚奏父卒。请封,并言印为火所毁,请复给。命济孙袭宣慰使,赐冠带、织金、文绮、袭衣、银印,中使郑和赍往赐之。自是比诸番国,朝贡不绝。

永乐五年(1407年),郑和一行从西洋返还途中,停泊在旧港这个地方,遭到陈祖义的偷袭。此次海战中郑和舰队大胜,斩杀陈祖义五千多人,并将陈祖义押回京师斩首。其后的处理手段则是,朱棣在旧港设立宣慰使之位,并加封当时的告密者施进卿为宣慰使,这意味着旧港这个地区的新统治者是由明朝的皇帝扶持起来的。如果在疆域之内,任何人事的任免调用,皇帝安排都不是问题,这是皇权本身具有的权力。但是这已经跨出了国门,权力的触角延伸到了国际之间,使得旧港这个地区成了明帝国的藩属国,从此朝贡持续不绝。

除对旧港统治者的扶持之外,当时明朝皇帝的权力之手还触碰到了锡兰、苏门答腊等地区,凡是不服从明朝皇权统治的,最后都遭到了“武力摄之”的结果。

这一种新型海上权力延伸在历史上从未如此规模庞大过,因为到宣德五年(即1430年)郑和最后一次下西洋为止,郑和七次下西洋,每次的人员、船只规模基本上都和第一次没有什么差别。如果说仅仅是为了寻找建文帝和宣扬国威,完全没必要每次都这么大费周章。综合来看,郑和下西洋应是大明帝国的海上战略和权力伸展。

宣德(明宣宗朱瞻基年号)六年,明宣宗朱瞻基钦封郑和为三宝太监。

宣德八年四月,郑和在印度西海岸古里去世,赐葬南京牛首山。

在明朝太监纷纷变换手段操持朝政、想方设法谋取钱权时,唯有郑和如清流一般,照耀青史。

◇权力就是春药——偷毁朝纲的太监王振

如果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方式去做某件事情,而其中一种选择方式将导致灾难,则必定有人会做出这种选择。

——墨菲定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