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车臣小说>穿成农家老太后txt > 第46章 第四十六章(第1页)

第46章 第四十六章(第1页)

与此同时,远在高台县的陈凤琪,躺坐在院中凉亭里,正值阳春三月,亭外几株桃树正繁花似锦,非常漂亮,可是陈凤琪转着手中的折扇,心情有些复杂。

阳阳被送到她的窗外的事,仿佛只是生在不久前,事实上,却是十五年过去,因为阳阳被送过来的时间点,她本就有些怀疑,阳阳家里,是不是也是当年因废太子一案而倒台的大家族。

可是随着当年的废太子重新崛起,且顺利登基,当年被他牵连,或是与其有关的那些势力,因为大多都是被判流放或是罚入贱籍,基本没有真正被灭族的,后来都已逐渐被平反起复,或是相继被赦免。

然而她为阳阳留下那么明显的线索,却一直没人找过来,让陈凤琪不得不怀疑,对方很可能是拿那一万多两银子断了那份亲缘。

所以陈凤琪也就放弃了最初想在阳阳长大些后,就告诉他真正身世的打算,与其让他知道自己是被亲人奉上一万多两银子,送到别家的孩子,还不如就这么一家人平静的过下去。

没想到这都时隔十五年,康平帝也已登基九年了,对方才找上门。

因其自身的特殊经历,陈凤琪压根就不在乎所血缘关系,对她而言,亲手养大的孙子、孙女,朝夕相处的儿子儿媳,就是她的亲人,也是她的家人。

虽然早前已做好阳阳的亲人会找上门的心理准备,但是十几年过去,那个心理准备在事到临头时,唯一起到的作用,就是让她在听说有人打听阳阳时,理智的将人叫过来,直接对线。

她是真的并不介意阳阳认祖归宗的事,哪怕阳阳是个能在十四岁时,就成功考取举人的天才少年,她也没有什么不舍,因为她对所谓夫家、李家,只有厌烦,压根就没有归属感。

如此一来,陈凤琪也就没有让阳阳为李家光宗耀祖的想法,当然不会拿所谓的养恩拿捏他,李成锋夫妻那里,她早就有言在先,人家现在找上门了,她也没想瞒着他们。

江燕娘与李成锋后来又生了一子一女,也没有非要将阳阳留在家中的想法,就是免不了为自己当亲生儿子养大的孩子,如今要被亲爹给认回去的事感到伤心不舍,哪怕他们也是早有心理准备。

陈凤琪倒是没有为这件事感到伤心,就是有些不舍,大孙子大孙女去京里时,她也曾觉得不舍,但是因为知道他们不久后就会回来,那份情绪也就不怎么强。

可是现在一想到自己好不容易养大的孙子,以后可能会在京城定居,就算他有心,由于这个时代的交通不便,他们将会变成一年到头都见不了一回,长期分居两地的状态,陈凤琪这心里就难免有些不是滋味。

毕竟在此之前,阳阳曾在说笑间表明自己对未来的规划,先出去游历四方,增长一些见识,将来也要留在南江书院,等着接他老师的院长之位,将南江书院更加扬光大。

不过再怎么心酸,陈凤琪也没有为自己的决定感到后悔,毕竟阳阳年仅十五岁,未来还有很长的人生,而她已经年满五十,怎么也不可能会为一己私欲,将后辈都留在自己身边。

更何况她与李成锋夫妻对阳阳固然有养恩,人家血缘亲人对人也有生恩,将他送人时,还附带着一万多两银子,完全可以证明对方就算因为种种原因,后来没有及时寻回他,但也不是恶意遗弃。

所以陈凤琪不仅主动配合对方寻人,还将接下来如何选择的权力,都交给阳阳自己,她只负责表明态度,告诉阳阳,她与他的养父母,永远都是他的后盾,而不是顾虑与负担。

年仅十五岁的会元,在殿试中表现出色,摘得状元之位的消息传开,京城上下都十分关注这位前途无量的少年状元。

看到随皇榜一起被展出的一甲前三名在殿试中的答卷,大部分人心服口服,不得不承自古英雄出少年,新科状元李常煦确实不负其状元之位。

也少量的声音认为李常煦的文章文采不足,太过朴实无华,虽然还算优秀,却不配状元之位。

李常煦对这些议论漠不关心,自打殿试结果出来后,不仅有袁家周围的邻居上门道贺,还有一些素不相识,来头却都不小的人家,也都纷纷送来贺礼,实在让他感到烦不胜烦,干脆以客居亲友家中多有不便为由,直接关门谢客。

何瑞刚走出班房,就遇上同僚赵学海,对方笑容满面的与他打招呼道。

“何兄下值了,今日乃是新科殿试放榜日,这次的新科状元,正是于州出身的那位会元,与何兄乃是同乡,真是可喜可贺,走,我们一起去小酌一杯吧。”

何瑞早就听说过今岁的会元,是于州府人士,不过他并没有将这件事放在心上,毕竟何家自新帝上位后,在这京中的地位江河日下,如今已是泯然于众。

“听说那位李会元十分年少,能在殿试中再创佳绩,摘得状元之位,想必才华极为出众,还真是后生可畏啊。”

何瑞是康平元年的同进士出身,如今年过三十以后,才晋为集书省给事中,正七品,负责一些书籍文档的管理与修订工作。

枯燥乏味的工作,以及无望的前途,让他的身上早早透着股暮气,也没心思关注那些与他无关的消息。

若是何家还如十年前般显赫,尚可以同乡的名义去拉拢对方,如今何家已然日薄西山,对方则是如朝日冉冉升起的仕途新星,再去与对方提什么同乡之谊,倒成了何家欲要攀附对方。

靠着昔日鼎盛时期留下的余荫,何家还在努力维持大户人家的体面,肯定不愿做出这种容易落人口实的举动。

赵学海不知道对方的复杂心情,笑着附和道。

“是啊,不过你们于州府,还真是人杰地灵的宝地啊,四十年前,出了位你们何家老太爷,官至次辅,现在又出一位年仅十五岁的新科状元,啧啧,真是前途无量啊”

何瑞强笑了一下,漫不经心的随口问道。

“不知这位新科状元是于州府何地人士”

赵学海负责给这批新科进士立档,将那位新科状元的资料记得最清楚,张口就来的回道。

“李状元乃是新台县阳山乡人士,过去一直是个名不经传的小地方,这次却能随着李状元一举成名,而名扬天下了,真是令人羡慕啊。”

何瑞难掩错愕与激动的紧紧抓住对方问道。

“新台县阳山乡你说那新科状元还姓李”

看到对方一反平日里谦和有礼的常太,情绪有些失控的激烈反应,赵学海感到有些不解。

“何兄为何会这么激动莫非这位李状元与何兄有什么渊源这也说不过去啊。”

那李状元年仅十五岁,与对方是两辈人,两者之间应该没有什么交集才对,否则那李状元摘得会元时,引得许多人上门道贺时,何家就该有所关注,而不是像现在这样,连人家姓什么都不知道。

意识到自己的失态,何瑞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装作无事生的样子。

“抱歉,是在下失礼了,赵兄有所不知,那新台县与巩县相邻,阳山乡李家是当地的一个大族,与我们何家也有些姻亲关系,在下才会如此激动。”

赵学海理解的点点头道。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