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车臣小说>新中国电影的奠基之作 > 二由工人阶级开启的工农兵银幕时代(第1页)

二由工人阶级开启的工农兵银幕时代(第1页)

二、由工人阶级开启的工农兵银幕时代

有一座特殊的桥,通向未来中国电影的核心人物塑造的价值遵循,开启了新中国电影的“工人叙事”。

有一座特殊的桥,让一众电影艺术工作者走向了艺术的新生,从此踏上了创作的辉煌之路,他们的艺术生命不断如火般喷薄、燃烧。

有一座特殊的桥,让一座曾经坐落在东北深山老林中的电影厂迅速腾飞,它的管理体制、发展模式、人才培养方式,从此开始深深地影响全中国。

1949年8月19日,上海《大公报》这样评价:“《桥》到了上海,文艺处在大光明戏院试映招待文化界。热烈的掌声始终不停,大家热爱这部影片”,“这是中国影坛上的一声春雷,为国产片开创了一条崭新的道路,指示了国产电影制作的最正确方向,文艺和工农兵结合,这部片子是典型的范例”。

1949年第6期的《文艺报》刊载蔡楚生的观后感:“主题是如此之鲜明,题材是如此之现实,感情是如此之健康,贯穿在全剧和洋溢在全剧中的是一种崇高的人类的爱——一种工人阶级为争取革命战争的胜利而献身的伟大精神……《桥》是划时代的制作。”

1950年2月27日,新华社的一则综合消息这样报道:“东北电影制片厂开始第一部故事片《桥》的摄制,这也是第一部描写作为新社会的主人翁

的中国工人阶级的影片。《桥》放映后,立即受到广大的观众特别是工人的热烈欢迎,南京等地的工人发起向老梁学习的热潮,有三十七个工会向电影工作者和制片厂献旗。”

当然,《桥》也存在着拍摄粗糙等问题,《东北日报》还为此专门展开了一次热烈的讨论。但无论如何,《桥》作为当时的一部现象级电影,它的出现耐人寻味,它的价值毋庸置疑。“东影的艺术家大多来自延安解放区,他们对党当时的文艺方针有较深的理解。这使东影创作一开始就坚定地贯彻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自觉地反映工农兵的生活和斗争,因此,东影第一部故事片选定为工业题材,这绝不是偶然的,而是自觉贯彻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的鲜明的标志。”#pageNote#0

从今天的视角看,《桥》的创作团队相当“豪华”。1948年10月15日,在东影的一间会议室里,一群后来的“大咖级”人物被厂领导集结起来,他们的目标是拍摄一部长故事片。

此时,剧本已经基本没有问题了,那就是由于敏编剧的《桥》。前一年的冬初,厂长袁牧之和艺术处处长陈波儿找到了于敏,希望他能去工厂体验生活,然后拿出一部以工人为主题的电影剧本。

于敏二话没说,打起背包,由兴山直奔哈尔滨,进入哈尔滨机车车辆厂。整整3个月,于敏同工人师傅一起

生活,一起劳动。

体验生活流的汗越多,灵感来得越多。3个月后,于敏思如泉涌,奋笔疾书。招待所已经住满了人,没有地方,于敏就在招待所的大厅中,坐在一个大柱子边上的环形椅上,把纸垫在膝盖上书写。

也正是这一次人生体验,让于敏同工人结缘。《桥》问世后,于敏在1952年后将家安置在鞍钢,一住就是26年,创作出了《高歌猛进》《炉火正红》《无穷的潜力》等多部电影剧本。也是这一次人生体验,让于敏与电影结缘,不仅创作了多部电影剧本,20世纪80年代,他还与电影界人士一起创立了中国电影金鸡奖,其评奖的“六字方针”和“三十二字原则”正是由他参与提出的。

“六字方针”,即“学术、争鸣、民主”。“三十二字原则”,即“六亲不认,只认作品;八面来风,自己掌舵;不抱成见,从善如流;充分协商,顾全大局”。

看过《桥》的剧本后,袁牧之和陈波儿双双认可,便有了1948年10月15日的筹备会。他们确定,由王滨执导此片。

王滨来头不小。1912年出生于山东昌邑县夏店村的王滨,自小就对人性有着敏锐的感受力。1930年,他获得了一个到北京大学西洋文学系旁听的机会,从此便深入阅读文艺作品,还开始学画,并接触戏剧演出活动。这一年的年底,他考入

上海联华影业公司设在北平的电影演员养成所。1931年,他参演电影《故宫新怨》,1935年自编自导电影《海葬》,其间还编写了《红雪》等大量剧本。1938年,他与挚友于敏同赴延安,入抗日军政大学,同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后担任延安总政治部宣传队副大队长、鲁迅艺术院实验剧团副团长等职。1940年,他执导曹禺的话剧《日出》,1944年参与创作、演出和导演歌剧《白毛女》,1947年担任东影导演。

在执导了影片《桥》之后,王滨又与水华合作导演了《白毛女》,奠定了他在新中国电影史上不可撼动的地位。《白毛女》曾获第六届捷克斯洛伐克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特别荣誉奖、中国文化部优秀影片一等奖等荣誉。遗憾的是,王滨于1960年1月突然病逝,年仅48岁。

原文化部电影局下发的电影《白毛女》审查通过令

陈波儿给电影《白毛女》导演王滨的信(手迹)

拍摄电影《白毛女》时,时任厂长吴印咸给导演王滨的信(手迹)

田方给电影《白毛女》导演王滨的信(手迹)

电影《白毛女》剧照影片于1950年公映

在厂里的支持下,王滨找到后来执导电影《五朵金花》的王家乙出演铁路工厂的化钢电炉组长、共产党员梁日升,找到后来执导电影《新儿女英雄传》《六号门

》以及《新局长到来之前》的吕班出演铁路工厂厂长,找到后来参演《白毛女》《红色娘子军》的陈强出演铆工组工人老侯头。

有了演技超群的演员,王滨心里还是有点儿打鼓:别的都有把握了,音乐却还没谱,怎么能在电影音乐上再上一层楼呢?他找到创作了《新四军军歌》的何士德担任影片的作曲。

此时已经万事俱备的王滨,仍然没有急着拍摄,而是带着剧组来到了哈尔滨三十六棚铁路工厂深入体验生活。

直到1948年12月21日,王滨觉得已经准备充分了,才一声令下,电影正式开机。

摄影机对准的是松花江上一座被炸毁的大桥。一个铁路工厂接到任务,要在15天内造出修桥所需的全部桥座和铆钉,以保证大桥在一个月内恢复交通。但厂内形成了两种意见,一种认为没有4个月根本无法完成任务,另一种认为只要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一定能够让大桥通车。在这样的背景下,厂长依靠梁日升和老侯头等人,克服重重困难,突破层层障碍,昼夜奋战,最终在要求的时间之前让大桥顺利通车,完成了上级交办的任务,为正在进行的人民解放战争事业做出了贡献。

影片表现的是在东北的冬天过去之前的修桥场景,所以全体剧组人员就在严冬中拍戏。从1948年12月21日开始,仅仅实拍了64天就宣告

完成。1949年4月20日,后期制作也全面结束,影片在当年5月1日于东北首映。

王滨在电影《桥》中所表现的风格是朴素的、健康的、明快的,这种艺术风格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东影的未来。

东影在1949年放出的夺目光彩,并不仅仅是因为拍摄了新中国第一部长故事片《桥》,它的令人瞩目之处还在于,这一年东影一共完成了包括《桥》在内的6部故事片,其他5部分别是《回到自己队伍中来》《光芒万丈》《中华女儿》《白衣战士》和《无形的战线》。

电影《桥》工作照(特技)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