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车臣小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电影业的发展历史 > 二电影艺术在延安的淬炼(第5页)

二电影艺术在延安的淬炼(第5页)

而舒群的家里更为窘迫,冬天连棉裤都穿不上。在零下二三十摄氏度的气温下,舒群靠着身体的抵抗力艰难地熬着,整个小学阶段都是如此。1920年,舒群进入阿城西营小学,后因搬家,转入珠河(今尚志市)县立二小。因为支付不起学杂费,他总共只读了三年半就退学了。可他爱读书,对这个世界充满兴趣。

4年多以后,读书的愿望得以接续,他和500多名考生一起,报考了哈尔滨一中。放榜的那天,家人惊喜地发现,舒群竟然名列第八。然而,现实仍然是残酷的,被编入哈尔滨一中俄语班的舒群,只上了两个月的学就因为付不起伙食费被迫第二次退学。

“念小学时,家里生活十分困窘,到冬天家里没钱给做衣服,穿不上棉裤……十五岁的舒群,经受着生活的残酷折磨和煎熬。为了减轻父母的负担,他上山去砍柴……手脚扎得鲜血淋漓。”#pageNote#5上山砍柴也不是长久之计,后来舒群到一个茶馆做学徒。一个偶然的机会,他认识了在中东铁路苏联子弟学校教书的女教师周云谢克列娃。淳朴而热心的周云谢克列娃帮助他进入了这所学校。可是,由于省教育厅的督办在一次参观学校时,发现了舒群的中国人身份,他第三次退学。

然而,周云谢克列娃以及他在苏联子弟学校的朝鲜同学的形象却深深地扎根在舒群的记

忆当中,后来他分别以两人为原型,创作了小说《我的女教师》及《没有祖国的孩子》。《没有祖国的孩子》更是奠定了舒群在中国文坛上的位置。

在穷苦环境下成长的舒群并没有气馁,离开苏联子弟学校后,他又在朋友的多方帮助下,重返哈尔滨一中,读完了初三。读书期间,舒群被古今中外文学名著吸引,在文学构筑起来的殿堂中,他发现了一个崭新的世界,也似乎看到了另一个自己。初中毕业之后,通过两位喜爱他的热心老师帮忙,舒群进入免收学费的东北商船学校的驾驶丙班。

东北商船学校是1927年夏天创办的,当时影响并不大,教职人员也很少。学校在各地聘任了一些教师来给学生授课,冯仲云就是其中的一员。

1930年,曾任清华大学党支部书记,后来成为东北抗联将领的冯仲云从北京转移到哈尔滨做地下工作。在东北商船学校,冯仲云发展了一批地下党员,还建立了中共哈尔滨江北区委。舒群在学校期间结识的一位好朋友——上一届学生傅天飞就是冯仲云发展的地下党员之一。舒群从傅天飞那里了解到,在当局恐怖统治之外,还有一个令人充满向往的理想世界。可惜的是,他只在商船学校读了半年就离开了,到当地的航务局做了俄语翻译。

这是舒群人生的第四次退学。

1931年9月18日,九

一八事变爆发,激起了东北人民的奋起反抗。在事变爆发后的第三天,哈尔滨一中军事教官车凌云组织的抗日义勇军名单里多了一个书生的名字——舒群。

1932年3月,在中共地下党员陈士卿的介绍下,19岁的舒群参加了共产国际中国情报组织,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出任洮南情报站站长。

情报工作是孤独的,他常常单枪匹马在东北的大地上穿行;情报工作是隐秘的,他常常一走就是几天,不分昼夜。他的任务是拿到日军火力的布置,难度可想而知。他拿着组织上给他的一块旧怀表,由于表走得不准,他经常会在火车站、大型商店里对表。

正是在这段时间里,充满着战斗激情的舒群拿起了笔,用文字表述着自己作为一个中国人的风骨。《国际协报》《哈尔滨商报》《大同报》等多家报纸的副刊上,常能看到舒群以“黑人”为笔名发表的揭露日伪反动统治的残暴以及反映底层人民苦难生活的文章,还有抒发祖国沦丧给人们带来彷徨苦闷的诗文。他在表达自己,也在呼喊民众。

在舒群从事文学创作的过程中,一个作家圈子慢慢形成。萧红、萧军、罗烽、白朗等一批敏感、多愁,又才华横溢、热血奔涌的文艺青年,成了舒群的朋友,“东北作家群”初露端倪。

做情报是需要联络点的。舒群在哈尔滨建了四个联络点

,其中的一个就设在萧红与萧军的家里。舒群对“二萧”的创作给予了热烈的支持。萧红与萧军的第一部作品集《跋涉》就是由舒群帮助提供的经费,他甚至还亲自帮着二人联系印刷厂。

一天,失踪已久的傅天飞突然找到了舒群。两人相见后,热烈地交谈起来,没想到,这一谈就是一天一夜。原来,来哈尔滨执行任务的傅天飞当时跟着抗联名将杨靖宇正在吉林的磐石一带与日伪周旋,每天发生在茫茫林海中的故事太多了,而这些故事又个个可歌可泣,中华的英雄儿女不屈不挠,绝不在日寇的炮火之下臣服。

傅天飞告诉舒群,战场上枪林弹雨,子弹不长眼睛,他们过的是刀头舔血的日子,他怕自己万一哪天阵亡了,这些故事就被湮灭了,所以他要给舒群说一遍,在这里留一份“底稿”#pageNote#6。舒群一下子被震住了。“傅天飞怕他万一出事而把故事讲给我,那如果我万一也出事怎么办?”舒群心里想。他赶紧跑到萧红和萧军的家里,把傅天飞所讲的故事原原本本地说给“二萧”听。“二萧”也一下子被震住了。

“傅天飞离开哈尔滨了吗?”萧军问。

“没有,他还在。”舒群回答。

“可否让他来家里再讲一遍?”萧红说。

“当然,当然。”舒群立即应允。

很快,傅天飞来了。

那一天,只听傅天飞讲,大家均无言;那一天,他们的心

头总是一热又一热,泪水总是涌向他们的眼窝。

后来,舒群因为情报工作事情太多,没有把这些素材写成真正的作品。倒是萧军,根据傅天飞的描绘,创作了小说《八月的乡村》,这也让萧军一举成名。

进入1934年,哈尔滨的形势已经越来越不乐观,党的地下组织被严重破坏,舒群也同组织失去了联系。不断恶化的环境迫使舒群做出转移的决定。伴着残冬的冷风,21岁的舒群从哈尔滨出发,奔向他的下一站:青岛。

哈尔滨有松花江水流过,春夏之际,花红树绿,生机一片,而秋冬的冷风则让江水封冻,孕育着一种坚硬果敢的精神。青岛被大海围绕,阵阵海风吹来潮起潮落的讯息,令人的思想汪洋恣意。

找到党组织后,在从事革命工作的同时,舒群开始在这里酝酿一部反映家国命运的小说。

就在这时,面对逼仄的生存空间的萧红与萧军也离开了哈尔滨,投奔舒群而来。好朋友开始了新的聚首。然而,1934年秋天,在一次大搜捕中,舒群和青岛的一众地下党员被当局逮捕。幸亏国民政府并没掌握他的真实身份,几个月后将其释放。

在青岛期间,舒群与萧军聊到他们共同敬仰的鲁迅先生。听说鲁迅就在上海,而青岛离上海并不远,两人的眼睛很快冒出光亮,他们想结伴到上海拜访鲁迅,如果可能,就拜他为师。

而,从朋友处得到的信息并不准确,他们到上海后并没有找到鲁迅的准确地址,徒劳而返。执着的舒群并没有罢休,过了一段时间,趁一次机会又去了一次上海,可是仍然没有找到。

尽管没有找到鲁迅,舒群、萧红、萧军的创作灵感却喷薄而出。

萧红完成了自己的成名作《生死场》,萧军完成了自己的成名作《八月的乡村》,而舒群的成名作《没有祖国的孩子》也基本完成了构思,可以动笔写作了。

1935年,局势更趋动荡,舒群流亡到了上海,不久,参加了左翼作家联盟。虽身处流浪之中,但舒群一刻也没有停笔,就是在这一年,他完成了第一篇小说《没有祖国的孩子》。一个偶然的机会,这篇小说被女作家白薇看到了,作品的精巧构思及蕴含的强大的精神力量让她眼前一亮。

被作品感染,白薇把这部作品不断向自己的作家朋友圈推荐,又把这部小说转给了当时正积极主张建立文化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文艺理论家、评论家周扬。

周扬的夫人苏灵扬看了小说,深有感触,还提出了一些修改意见。不久,完善后的小说于1936年刊登在《文学》杂志五月号上。随后,周扬、周立波等人纷纷对《没有祖国的孩子》给予高度评价。舒群的小说处女作一经推出,便轰动了文坛。

而就在此前后,舒群得知,萧红与萧军已经

成为鲁迅先生家中的常客,得到了先生的诸多指导。热切想拜见鲁迅的舒群委托萧红与萧军向鲁迅引荐一下自己,还专门把自己的作品请“二萧”转交,期待得到鲁迅的指教。

然而,这一托请如泥牛入海,再无消息。直至鲁迅先生逝世后的数月,舒群见到了萧红,才得知原委。原来,当时鲁迅先生身体已经每况愈下,加之舒群有党派背景,又与周扬先生走得很近,鲁迅与周扬对于某些问题的看法并不一致,所以,“二萧”没有向鲁迅转告舒群的求教。为了弥补与鲁迅先生擦肩而过的遗憾,萧红把自己的《生死场》的原稿赠送给了舒群,因为那上面有鲁迅先生亲自修改的笔迹。

朋友是需要互相体谅的,舒群理解“二萧”,在未来的岁月里,他们给予彼此无微不至的帮助与关怀。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中国人民在水深火热之中又被向民族危亡的悬崖推了一步。然而,众多的热血青年勇敢地站立起来,找寻一条新的挽救民族命运的道路。舒群就是这些青年中的一员。当时中国共产党在上海的组织将具有革命思想的文化人编成了两队,一队开赴武汉并进而赶往重庆,二队直奔延安。本来舒群随一队前往,因有新的任务而转投二队,与周扬、艾思奇等人同行。

当他们走到西安时,舒群又有了一个新的使命。八路军司令部需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