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平安有些脸红,嘴上却说着:
“嗨,衣服也不脏,就是有点味道,随便洗洗就行了。”
“这样可不行,汗渍洗不掉衣服就坏了。”
“那该怎么洗?”
“领口、袖口的位置得好好刷一刷,腋下、背面也是重点要洗刷的地方。”
“好嘞。”
听人话吃饱饭。
牛平安很是识时务,又将衣服捞出来按这个方法重新打上肥皂。
见牛平安听劝,大妈们都很满意,转而又聊起了其它的事情。
“话说,咱们院里这些小媳妇,还是数贾家儿媳妇最能干。”
院里的年轻一辈就属贾东旭年龄最大,结婚早。
除了几个主角家庭,其他也有几户路人甲乙丙家也有同年龄段的。
“谁说不是呢,将家里打理得老好了。”
“嗨,能干有啥用?不顶饭吃啊!”
贾张氏听着大妈们的夸赞,心里很受用,不过嘴上却说着嫌弃话。
“贾张氏还不是因为你?当年要不是你贪乡下那点地,哪会落到这种地步!”
说起这个,一大妈就气不打一处来。
刚解放那会儿农村分了地,乡下的日子比城里好过不少。
秦淮茹刚嫁进院子那会儿原本是要将户口变成城镇户的。
可贾张氏舍不得那点地,硬是不肯让秦淮茹转户口。
土地改革前街道办到贾家做工作,贾张氏也没同意。
后来地没了,贾张氏想换户口,结果换不了了。
孩子的户口随母亲,贾家两个孩子都没定量。
最终导致贾家只有贾东旭一个人有定量。
前几年还行,也就是多花点钱罢了;可这两年鸽子市粮价飙升,而且还不一定买的到。
作为贾东旭师傅的易中海也被贾家给拖下了水。
这还不算,家里口粮都这么紧张了,贾东旭两口子还在哐哐的造人。
一点都不担心养不起,像是吃定了易中海一样。
一大妈作为易中海的老伴心里自然是有气的。
“哎,谁能想得到这政策说变就变呢!”
贾张氏听到一大妈的指责,心里也有些虚。
要是没有易中海的帮助,贾家的日子可就不好过了。
贾东旭那点工资买粮食都不够,要是没了易中海的帮助她那点养老钱可就存不住了。
“街道办都往你家跑多少趟了?你自个没点数?”
“就是,看你这身板,一个顶我两个。”
其他几个大妈也跟着指责起来,实则心里有些嫉妒。
贾张氏吃的好又不用干啥活,这日子过得跟地主一样。
“我这是水肿!”
“拉倒吧,你这一身的膘好意思说。”
“切。。不信拉到,我体质就这样,喝水也福!”
贾张氏脸皮再厚也受不了这么多人围攻,只能无赖般的解释了一下。
说完拿着纳了一半的鞋底匆匆跑回家了。
秦淮茹当然也听到了众人的指责。
不过她依旧刷着衣服,像是没听到一般。
牛平安竖着耳朵听的津津有味。
衣服不多,不一会儿就洗完了,也不管洗得干净不干净。
“大妈们你们忙着,我洗完了!”
不等她们的回应,牛平安抱着脸盆就回了后院,将衣服晾好。
无事可做,现在的四九城也没什么好玩的。
牛平安看了看米缸中不多的大米,还是选择了棒子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