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车臣小说>皇权天下名臣攻略 > 胥吏(第3页)

胥吏(第3页)

在当时,“绍兴师爷”一时间风头无两,官场当中流行着一句:“无绍不成衙。”自明代开始,有人去绍兴做官,朋友便对其鼓励,天下治乱在六部,六部的吏都是绍兴人,当时可见治理好了绍兴,也就治理好了天下。

胥吏之政缘关系——

这个不难理解,政缘是指因从事同一职业而建立的一种人际关系,它是血缘意识和地缘意识的泛化,胥吏通过职业活动也建立起自己的关系网络。在清代各级衙门中,胥吏人数众多,所办事务类似,有共同的利害存在,而且上下级衙门之间有垂直的行政联系,在频繁的公务往来中容易产生私交。

在没有血缘和地缘关联的情况下,政缘是作为社会人群交往,维护共同利益的最佳措施。因为关系网的复杂化,一人出现问题,那么势必会殃及整片池鱼,上有官官相护,下有小吏杂糅,一根绳子上的蚂蚱,岂是说没关系就没关系?胡体安这一案件背后的复杂性,其实就是这一个利益共同体非常明显的政缘关系的表现。

再举个例子,清朝有个灰色现象,叫作“捐纳监生”。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国家为了节省国库开支,政府开始批准甘肃等地的商民纳粮捐纳监生,解决当地的缺粮局面。什么意思呢?通常情况下,读书人需要经过层层科举考试,才能获得做官的资格。但是达官贵族不需要参加层层选拔,到乡试环节,直接给钱就可以买到监生的资格,参加乡试,这就叫“捐纳监生”。这就使得一些为商之人家里的富二代很快走上了仕途,再用仕途的权力来反哺财富。

当时大量外省商民跑到甘肃买监生的头衔,倒不全是他们自己要去考取功名,而是他们在替一部分政府官员培养僚属。政府官员和商人本身就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为官不可能都像“海瑞”这样特立独行、公正无私,而培养僚属能不断地扩大利益群体,拉更多的人群加入这个弈局。不管怎么说,政府的官位编制有定数,自己的亲缘关系和地缘关系人群不一定有资格和能力步入这个空缺编制,只有伙同商人,用“捐纳监生”的办法牢牢地绑住这些日后考取功名之人,把这一批僚属纳入到自己的权力羽翼之下,才是最稳妥的。除了为官之人,其下的胥吏自然也互相绑在了一起。当然,这里面除了政缘,官商的互哺关系也是导致胥吏遍布全国各地的原因,只要能扯上关系,做一系列动作都是值得的。

从另一方面来看,胥吏之间不仅仅是同行伙伴,也是竞争关系,加之胥吏看重的还是利益,他们之间也存在着彼此相争的一面。如《在官法戒录》里记载的:

胥隶(吏)惟利是视,同侪喜相排挤,鲜能敦朋友之谊,不避患难,挺身相救者。

清代胥吏以血缘、地缘、政缘关系为纽带,形成了相对独立的社会与政治利益集团。胥吏讲究乡党戚谊,其袭替往往在血亲间进行,有自己的利益共同体,于是形成了朝廷上下“无封建之国,有封建之吏”“绅无世家,官无世职,而胥吏承袭遍及天下”的巨大忧虑。各种文献中频繁出现对胥吏群体的激烈批评,官府也屡加禁革,却并无成效。即使是小小的胥吏,混乱的关系让他们抱团成群,遇到利益一拥而上,遇到灾难相护相援,在大清这一汪大海中,总是能够掀起波澜,搅动局势。

◇清朝啊清朝——一个国家的转型之路

胥吏的问题,在清朝庞大的建筑中只是朽木中的一根,虽不足以直接导致大厦倒塌,但也起到了加速摧残的作用。

1912年2月12日,北洋军阀袁世凯逼清末帝溥仪逊位,清帝颁布了退位诏书,清朝从此结束它二百多年的命数。

这个末代封建王朝持续了两个多世纪,清朝虽然不是外来殖民政权,但它是少数民族政权。正是这个少数民族的身份给它带来了许多优势——比如清朝对边疆地区的统治就和其自身的少数民族身份有密切关系。但更多的是劣势。最终朝在疆域极大的情况下走向灭亡,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阶段,始终让人有些叹息。

清朝的灭亡,不在于人口、财力、制度、兵器的落后,而在于全世界都在极力地开放国门,面向变革时,清朝仍旧禁锢在一方国土之内,自娱自乐。

当它突然意识到不能坐以待毙,开始转变时,一切都太晚了。

当一声炮响轰动这个亚洲大国时,从来都不曾被外部环境干扰的清政府第一次遇到了这么头痛的问题。毕竟两千多年来一直是中国深刻地辐射影响周边小国。没想到现在却被住在世界另一头,带着钢铁、枪炮而来的国家影响。来者何人?有何目的?吾国将面临什么?一切未知数都让整个政府变得像无头苍蝇一样,不知光明在何处。

于是乎,沉默吧沉默吧!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

朝廷分成了两派,有的选择死亡,有的选择挣扎。

选择挣扎的一派终于是占了上风,为实现“富国强兵、器物转换”的目标,清廷不得不痛下决心,更弦改辙,开始折腾,走向改革转型之路。

比如在编练新军、教育改革、警政改革、司法改革、官制改革、实业促进、地方自治乃至宪政改革等问题上分头并进,其规模之大,其速度之快,在令人感到震惊的同时,也不免有些担忧。

试举两个例子来说明新政转型之路的艰难与失败原因:

军事转型——有钱买棺材,没有钱吃药

以新政第一要务的新军编练为例,仅北洋六镇每年的维持费用就高达九百万两,如建成三十六镇常备军的话,其每年的维持费用至少在五千万两上下。

没给钱吗?给了!

北洋舰队的建立清政府是给足了人力和财力,给钱买军舰,给钱买装备,给钱架设炮台,所以李鸿章能在短时间内搞定舰队的建立。

再看看日本,明治维新政府改革军制,推行近代军事教育和训练,积极扩军备战,以国家财政收入的60%来发展海、陆军。当时日本政府的年度财政收入只有八千万日元。1893年起,明治天皇又决定每年从自己的宫廷经费中拨出三十万日元,再从官员的薪水里取十分之一,补充造船费用。日本能够用于军事的财力最多也就是每年四千五百万日元。

其他也都低于中国,这说明一开始日本的经济实力比起清朝来说差距太大。为什么巨大的差距下,清政府在甲午海战中依旧大败?

只能说清政府在改革之路上的重大一步,失败了!

教育改革——仓促而无补救

1905年清廷废除科举,这无疑是清末新政中的一件大事。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废科举实则是体制上的自我摧毁,其不但丧失了数量庞大的支持者,而且连机制本身也一并丧失了。元、清这两个马背上得天下的朝代都有典型的矛盾,认为要巩固中央集权,维持皇权,就得大肆打压这群读书人。在士人治国的朝代中,充斥着大量读书人,他们是整个国家权力运转的重要机器。而科举制度恰好把朝廷与读书人联系在了一起。本来科举制度就算得上是中国几千年来最伟大的一项发明,朝廷设立这一制度,读书人通过考试获得功名、地位及官职,通过这样一个途径实现自己的抱负、改变自己的命运。现在这个纽带断了,朝廷便失去依托,成为无源之水。短期来说,废科举意味着丧失了一个向上流动的合理机制,同时也割断了士绅阶层与清王朝的联系,使清廷陡然失去原有的中坚力量,这无疑是一种自废武功的自残行为。

加之上一章所提及的“捐纳监生”等行为,其实不仅仅是监生,整个清朝都充斥着卖官鬻爵的现象。

从顺治开始形成捐纳制度,到康乾之间已经基本完备,最后在咸丰、同治时期大肆泛滥。政府为了筹集资金镇压帝国不断出现的各种起义,也毫不避讳大量增加官位来进行售卖。这种充斥着金钱味道的官商一体,其结果就是让整个清朝在所谓的转型之路上跑得越发离谱。卖官鬻爵这一行为大大地伤害了国家权力运转的经脉,皇权在伸展中,被贪污腐败的层层官吏变相使用,将公权转化为私权,以私权谋取利益,彻底毒害了这个封建王朝。

仅仅从这两个转型失败的案例中就可以看到,这个帝国存在的问题太多了。部族政权不像姓氏皇权那样易于操纵,清朝前前后后存续了近三百年,为了维护封建统治和社会安定,在整饬吏治上花了极大的工夫。清与胥吏共天下最核心的因素是贪腐问题,因为有权力存在的地方就有利益关系,有利益关系的地方定会催生腐败。同时这样的贪腐问题不是因一人之贪,而是自上而下、从点到面的群体性腐化,胥吏只是贪腐问题上最底层、最显而易见的点。就如“差序格局”描述的那样,若是把胥吏问题作为一块小石头,投入到清朝这汪池子里,辐射出去的一圈一圈波纹,就是整个清朝统治最全面的问题。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