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相以宰相之名睥睨天下
惟王建国,辨方正位,体国经野,设官分职,以为民极,乃立天官冢宰;使帅其属,而掌邦治,以佐王均邦国。
——《周礼》
其中的“天官冢宰”,就是太宰的别称。太宰原为掌管王家财务及宫内事务的官,在《周礼》中作为天官,成为六卿的首位,总管全国大事,即有主宰之意。而相,本为相礼之人,字义有辅佐之意。
宰相起源于先秦时期,商代有伊尹为相,周代周公为太宰,均是将二字划分而称。直到《韩非子·显学》中提到:“明主之吏,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第一次将二字合并,将其演化成为掌握政权的大官的泛称,故后来用以指历代辅助皇帝、统领群僚、总揽政务的最高行政长官。而等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建立具体的官僚体系,宰相作为官制才首次被确定下来。
值得注意的是宰相一词并不属于特定官名,而是这一群体的总称,历朝历代对于“宰相”都有过不同更名,如战国时期称其为“相国”(相国李斯)、又设左右丞相以辅助相国;汉承秦制沿袭相国、丞相官职,之后改丞相为大司徒;魏晋时期“侍中”官位职责上升至宰相之权,其后又有中书令、尚书令、同平章事、内阁大学士、军机大臣、总理等多达几十种官名,随着封建国家的发展,宰相制一直沿袭了两千多年。
回到西汉时期来,看看郭松焘所言及的“西汉与宰相外戚共天下”的宰相的发展。
汉承秦制,中央和地方各级官吏的名称基本沿用了秦朝的制度。秦始皇用法家学说征服天下、治理天下,一切行政、军事、立法、司法等等,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同时建立“三公九卿”制度,确定了中央政府的组织结构。
到了汉朝,汉初以黄老学说为治国理念,主张无为而治。故汉初皇帝的权力和权威较前朝时期有所弱化。其主要在于汉初官僚体系继承和发展过程当中,皇权和相权开始出现了分化,毕竟一个人精力有限,汉代皇帝不再像秦始皇那样操纵一切。此时皇帝仅作为国家唯一的领袖,而实际政权不再属于皇室,旁落到了以丞相为代表的政府当中。一言以蔽之,丞相才是一切实际政权的负责人。因此我们可以把汉朝建立的制度称之为“君主丞相制”。
虽然丞相代表的政府拥有实权,但是对于丞相的任命以及丞相行使权力之时,还是得征得皇帝的同意,并由皇帝发布命令。只要皇帝不满意,可以随时撤换丞相。相权的发展仍旧依赖于皇帝权力的收放。丞相作为实权的代理人达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主要体现在其下设官僚体系的服从。
汉朝丞相官职下设有秘书处,秘书处是一个庞大的组织机构,共有十三个部门,在当时称为十三曹,一个曹相当于现在的一个司局,所有的部门都归丞相总管。
为使读者牢记,本人将其编为顺口溜:
丞相下设秘书处,秘书分为十三曹;
东西二曹掌人事,户曹祭祀及农桑;
管理奏章属奏曹,民事诉讼找词曹;
邮驿交通有法曹,尉曹却只管运输;
另有贼曹管盗贼,罪法两刑归决曹;
兵曹定是主兵役,货币盐铁皆金曹;
国家仓谷到仓曹,还有一曹称黄阁。
根据以上十三曹的名称,便可以看到全国的各项政务都汇集到了丞相秘书处,这些都不属于皇帝管理。不得不说,此时的皇帝比起秦始皇,真的要轻松安逸许多。而这些官位全是吃皇粮的,属于政府公务员。
深宫之中的皇帝也有自己的秘书,称之为尚书。而尚书机构,却只有六尚,五尚专管皇帝的衣食住行,唯一称为尚书的单管文书。相比之下,丞相才是政府真正的领袖。
在这种君主丞相制下,权力不对称,甚至可以说倾斜得十分严重,相权确实对皇权起到了一定的限制作用。可以说这时的丞相已经掌管着天下一切事悉,是皇帝的副官。但我们从另外一条官职剖析就会发现丞相的职责远不止外朝之事。
我们知道西汉的中央政府沿袭秦制,称为三公九卿制度,三公中除了丞相,还有太尉和御史大夫。太尉掌军事暂且不提,御史大夫又称“副丞相”,职责是监察百官,以辅佐丞相监察行政过程中的情况;处理呈送皇帝的奏章,承转皇帝的诏书,相当于皇帝和丞相之间的“传话筒”;除此之外,西汉之初的御史大夫更有直言劝谏的能力,如周昌曾直言劝谏刘邦不要改立太子。而御史大夫更多的仍从属于丞相,说明丞相不仅要管朝外之事,皇室之事亦有插手之权力。
除了政治地位的尊贵,皇帝对丞相的礼遇也是非常隆重。按照汉朝的礼仪,丞相的任免,皇帝本人需要亲自出席以表其尊贵,丞相觐见皇帝,皇帝需着正式朝服以接见,奏事完毕告退,皇帝还得要亲自送其出殿门。礼仪尊卑似乎在此发生了扭转,不知是丞相为皇室之臣,还是皇室成了丞相管理的一个下属机构。这种压倒式的相权扭曲发展,难道是想要平分共主这河山?
◇萧何——人生如戏全靠演技
历史对于萧何的评价非常高:
太史公曰:
萧何为吏,文而无害。及佐兴王,举宗从沛。关中既守,转输是赖。汉军屡疲,秦兵必会。约法可久,收图可大。指兽发踪,其功实最。政称画一,居乃非泰。继绝宠勤,式旌砺带。
——《史记·萧相国世家》
可谓极其精炼地概括了萧相国一生,故此,对于萧何精彩的一生不再加以赘述,仅简单做一时间轴表示:
公元前204年之前,萧何协助刘邦夺取江山。自前202年开始直至前193年,助刘邦稳固江山。
萧何对于刘邦而言是“忠臣”,也是历代忠诚的楷模,我们从他的人生轨迹就可以看到萧何将“忠”这一字可谓是发挥得淋漓尽致。
在刘邦早年的创业队伍中,《史记》对于萧何之初始的政绩描绘较少,仅有“数以吏事护高祖”等寥寥数语,可见当时刘邦这个小混混的官方背景就是萧何。刘邦当上泗水亭长后,萧何也是“常佑之”,即使是咸阳召萧何入京升职,他也拒绝。这是铁了心跟定了刘邦,忠诚之始源于“老铁”。
公元前209年,紧接着陈胜吴广起义的沛县起兵中,众人在拥立刘邦为“沛公”时,刘邦刚开始假意谦虚拒绝说:“天下方扰,诸侯并起,今置将不善,一败涂地。吾非敢自爱,恐能薄,不能完父兄子弟。此大事,愿更相推择可者。”
意思就是自己是个小混混,不配当县令。萧何还能不知道刘邦这是以退为进之策?便协助刘邦献出一计:选出九位全县最有声望的人,连同刘邦共计十人,把十个人的姓名写在纸上,谨告天地,拈出何人,何人即为沛县县令,不得推辞。
其实我们都知道,抓阄纸条上全写的刘邦的名字,两人自编自导、一唱一和完成了这拥立之事。
后来创业途中,萧何表现得兢兢业业、诚诚恳恳。刘邦入咸阳后,《资治通鉴》记载:
沛公西入咸阳,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萧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府图籍藏之,以此沛公得具知天下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
如此鲜明的对比之下,萧何的人设不断正面强化。
《史记》又载:
汉王引兵东定三秦,何以丞相留守巴蜀,填抚谕告,使给军食。
汉二年,汉王与诸侯击楚,何守关中,侍太子,治栎阳。为法令约束,立宗庙社稷宫室县邑,辄奏上,可,许以从事;即不及奏上,辄以便宜施行,上来以闻。
关中事计户口转漕给军,汉王数失军遁去,何常兴关中卒,辄补缺。
上以此专属任何关中事。
楚汉之争四年之内,萧何留守后方,所作所为,着实为刘邦肝脑涂地,其忠诚之心,日月可鉴。故刘邦在开国之初,大肆封赏时说道:“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萧何之于刘邦,不可或缺。其后刘邦对他的封赏,也是极其尊贵。
可是刘邦是何等人,这大汉天下,论最聪明应属刘邦。当“兔死狗烹,鸟尽弓藏”之时,萧何为什么能够保全而终?这皇权和相权的角力,才是刘、萧之间关系的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