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诚则说:“大清朝与俺张家有恩,俺们不能忘恩负义,大逆不道。”
“老爷您说清朝对俺们张家有恩,老爷,俺在张家呆了十几年,俺怎么没看出来清政府对俺们家到底有什么恩情啊。除了加租加税,强迫俺们募捐外,那有什么恩情可言啊?”
“这恩呢,说来还真话长。俺小时候听人说,自从太祖失事,隐居此地后,一直过着深居简出的日子。后来当听说改朝换代了,俺们张家才敢光明正大挺直腰秆的做人做事了,因为改朝换代,所以罪责也就不了了之了。所以从那以后,全村人都说,是清朝的建立,彻底解除了笼罩在俺们张家人心头上的精神枷锁。”
“原来是这么回事!”
“那当然了,人要有良心,要感恩图报,才会有好日子过。”
“老爷,那大少爷这件事,你打算怎么办?”
“根据太祖遗训,开除宗族,不就了事了吗?”
“老爷,依俺看,村里人都说有太祖遗训,不过是空口无凭而已,老爷您不必那么认真。”
“祖宗规矩谁敢坏!如果那样那俺岂不成了不肖逆子了,万一将来因一人之祸而牵连全家,到时候,株连全族,说不定又会重蹈太祖覆辙,俺有何面目去见列祖列宗。”
刘四听后,连连点头称是“还是老爷思虑的周全。”
说罢,张戴诚便挑选吉日去祠堂烧了香陌,叩了响头。当着祖宗牌位,诉说起因由来。当即在全家老少监督下,他写到:
++年,张家子孙,张蕞辉因为不听宗族劝告,不能遵守太祖遗训,私自行走海外,干大逆不道之勾当,今特承太祖之意旨,为保子孙永享太平,宗亲香火万年流传,将其开除宗族,永不相认。
张戴诚
写完后,戴诚便按照信上的地址,给寄了回去。
不久,他上城之际,在东元县城的一家茶楼里喝茶时,他看到那里的人在神色张皇语言激动地谈论着什么,仔细一听,只听有人说:“革命党,打到武昌了。”
“听说,连湖北湖南都投降了。”
“大清国是完了。”
“孙大炮是厉害,据说他们都是留日学生。一群洋学生居然能推翻清政府,不简单。”
“俺还听说,他们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了。”
张戴诚听后,心情一下子沉重起来。显然他害怕自己的儿子也参与到这样的组织里去。要了一碗茶,也没有等茶凉,一口没喝,付了茶钱就离开了。
回家后,他朝张夫人说:“夫人,大事不好了,俺今天上城去,听说,革命党人真的造反了。”
“造反?有什么大惊小怪的,这年头,灾荒不断,造反的人少吗?听俺爹说太平军还造反呢?不过到头来还是没有造成。过去造反的人多了去。亏你是个大老爷们,造个反也把你吓成这样。”
“俺不是担心造反,俺是担心在这造反的人里头,也有咱们的儿子蕞辉,他上次来信,说他要同什么孙先生,联合举事,拯救国家。所以这次俺担心他们真的说做到了。”
“是吗?你是说俺们的儿子,他也造反了。”张夫人大惊失色地说。
“俺不敢肯定,但是俺已经把开除出宗族的信寄过去了。他只要敢造反,俺们就要和他断绝关系。”
“他们造反!造成了吗?”
“听别人议论那架势,十有八九是成了。”
“死人了吗?”
“打仗那有不死人的。”
“死的多吗?”
“那当然多了。”
张夫人听后倒抽一口冷气,接着便开始哭诉起来,“俺的命好苦呀,俺一共三个儿子,眼不见还没老,就已经有两个儿子没了。”张夫人这一哭,翠鸾和小红便赶紧上来解劝了半晌,方才止住。
当天下午,张戴诚便召集全家人,宣布到“如今革命党人造反成功,老大蕞辉可能参与此事,现在俺宣布,无论老大死活,永远与俺张家毫无关系,任何人不得徇私情,如有不听者,与此同,将被视为为背叛祖宗,永远不予相认。”
虽说张戴成当众宣布与老大蕞辉断绝关系,但是毕竟骨肉情深。第二天,他便去镇上的土地庙,求起签来,希望能预测一下儿子的景况。三签过后,只见第一签写到:“关云长败走麦城,”第二签写到;“玉泉山关公显圣。”刚看了两签,他额头早已汗涔涔了。没敢看第三签就磕了头匆匆离开了。
张夫人则也因为怀念儿子心切,一天在翠鸾的陪伴下,去找他的兄弟张平符测算了。希望他给她算算自己这一辈子还有个依靠没有。
等见到张平符道明来意后,张平符说:“姐姐,算卦这事,纯粹是糊弄人的,你别相信这一套。”
“不管糊弄人不糊弄人,俺也想算算。算好了有个盼头,算坏了以后提防着点就是了。反正不能总是像这样半悬着心,那活着也太累了。”
说这里,张平符知道张夫人想算什么了,因为家里接二连三的事情让她感到疑神疑鬼了。张夫人按照规定,许下宏愿后,叩了三个响头,便也开始抽签问卦。没想到第一次抽了一个下下签,由于张夫人等人都不识字,张平符看后,不由大吃一惊,因为上面写到:“子多但无送终人”。而张平符为了宽慰姐姐说:“家庭美满有后福。”
张夫人听后顿时心情愉悦起来,高兴地问到:“老大和老三等俺老了他们都能回来吗?”
“能回来!姐!他们还能为你养老送终呢。”
“俺管他什么太祖遗训不遗训的,造反也好,不造反也好,反正即使到了猴年马月那也是俺的儿子,变不了的。”说完后张夫人便开心地哈哈笑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