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还笙点头,和他并肩坐着,脸朝着窗外,看着街道上来来往往的人。
如今战事频,一些城市整天都在被敌军的飞机轰炸,人们四处逃亡。
可是到处都是鬼子,老百姓又要往哪里逃呢?
青石巷所在区域是京都的边缘地区,不仅是谢家,巷子里许多的人家都在将家里的东西变卖,换了粮食和钱财,为搬家做准备。
一个月后的清晨。
杜还笙和纪怀安踏着露水,站在谢家门口给铁蛋儿送行。
“花生,怀安哥哥,我会永远记住你们的,你们是我最好的兄弟。”
杜还笙看他,眼前的少年像是一夜之间就长大了,还不算十分宽厚的肩膀背起了兄长的寄托,也承担起了家庭的责任。
杜还笙眼眶红着,狠狠抱住了他。
“等你到了,一定要记得给我写信!”
谢源其重重点头,牵着弟妹的手,趁着微薄的晨光,踏上了前路。
走到巷口,他回头望去,花生和怀安哥哥站在原地,对他笑着挥手。
背着行囊的谢源鹏咳了一声,他的身体受了重创,那颗子弹穿透了他的肩膀,如今只要稍微一动,肩膀就疼痛不止。
看着迅消瘦下去的哥哥,谢源其伸手把哥哥肩上的行囊背在了自己的背上。
两个月后,不仅是京都的中心,就连青石巷,也全部由敌军在监管。
老人妇女们闭门不出,整日在家里提心吊胆,担心外出做工的男人。
事态如此,战事爆后,受到影响的,只有无辜的老百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宋艾不准儿子出门乱跑,只准他去纪府找纪怀安。
杜还笙向杂志社投了一关于爱国的诗歌,登在了报纸上。
电台向杜还笙出邀请,希望他能够将这诗歌翻译成英文,通过广播传到海外。
杜还笙欣然同意,纪怀安还带着他去电台录了音。
当月最后一天,战火燃起。
杜家酒楼正式关闭的那一天,京都下了一场大雨。
杜还笙打着伞去接杜渊。
他看着父亲的背影,心中五味杂陈。
杜家酒楼是杜渊毕生的心血,他年幼丧母,二十二岁的时候父亲去世。
家财耗尽之际,妻子怀孕,为了一家人的生计,他不得不抛弃了学业,盘下了这个酒楼。
就在一切都变好的时候,家国动荡。
像他们这样的人家,就如同漂浮在水中的浮萍,大一点的水花都能把他们给砸死。
逃离才是最好的选择。
杜还笙上前一步,踮着脚双手把伞举高,将父亲笼罩在伞面之下。
杜渊回头,看着日渐长大的儿子,心中顿觉亏欠。
他摸了摸儿子的肩膀,低沉的嗓音融进水声之中:“我的笙儿,若是生在富贵人家,以我儿的才智,定能安稳荣华地度过这一生。”
杜还笙不赞同父亲的说法,仰起一张带笑的脸:“如果那样,那我就不是杜还笙了,也没有现在的杜还笙聪明。”
温暖的小手牵住了父亲冰凉带着老茧的大手,杜还笙带着杜渊回家,对他说:“我的一切,都是您和娘给的,这辈子,下辈子,我只做你们的儿子。”
父子俩踏着水,听着雨滴落在伞面上。
杜渊把伞往儿子那边推:“这辈子还没过完就想到下辈子的事情了?”
杜还笙笑笑,脑袋搁在父亲的肩膀上撒娇:“是啊,下辈子我还做您和娘的儿子。”
两道身影走进悠悠亮着灯光的巷子里。
经过那歪脖子树时,一道惊雷劈了下来。
杜还笙忙抱住父亲,“吓我一大跳。”
杜渊摸摸他的头,说不怕不怕啊。
雷声过后,墙里面传来凄惨的哭声。
两人对视一眼,面前的这家和杜家关系不错。
一家四口如今已经变成了一家三口,两个孩子的父亲前些天去做工的时候被巡查的敌军挑事,当场被尖刀刺穿了心脏,当场毙命。
父子俩沉默地走完了剩下的路,在转角的时候看见了撑着伞等在家门口的宋艾。
喜欢穿到书里当病弱小少爷请大家收藏:dududu穿到书里当病弱小少爷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