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车臣小说>我的学生生活一年级 > 第三章 续12(第1页)

第三章 续12(第1页)

五明和晓萍及永洪一家在玉蟾山上,看见崖壁上刻着一诗,诗云:

“我问金鏊僧,

谁名玉蟾寺。

题自黄涪翁,

苔蚀银钩字”。

永洪说,这《玉蟾寺》诗是明朝状元、大文学家杨升庵游玉蟾山时所题,这诗留下了玉蟾山得名之由来的珍贵史料。

永洪说,杨升庵因在嘉靖三年(1524年)“议大礼”,而被贬云南永昌。在他往返云南、四川的十四回中,都要路过泸州,少者住几日,多者住上三五月或半年。侨寓泸州十余年,他热爱泸州的山山水水,爱这里的父老乡亲,为百姓做了许多好事。泸州父老乡亲也热爱他,千方百计保护他,把他看作生于斯长于斯的家乡人,民间传说,泸州的乡亲们都把他当成泸州人了。在玉蟾山,留下了许许多多关于杨升庵的传说。

相传,有一年春节,侨寓泸州的杨状元与朋友们去游玩玉蟾山。他登上半山时,回头一看,冱水河上帆樯云集,渔舟点点,抬头看,只见绿树林中红墙翠竹掩映,古寺金碧交辉,好一幅人间仙境,不禁诗兴泉涌,口占一七言诗:

“玉蟾寺在翠微间,

薝葡林中万竹斑。

人境由来非物外,

吾乡远不是他山。

何须老衲双飞锡,

愿共诗人一扣关。

飒爽金风乘兴风,

团团宝月伴君还”。

永洪说,杨升庵一行人登上金鏊阁,寺中和尚给他指点当年宋太史黄山谷书的“玉蟾”二字,字迹遒劲豪放,拙中藏秀、秀中柔刚,杨状元赞不绝口。站立岩前,久久巡视诗人书写时的风采。便想打听黄涪翁书”玉蟾”的由来,但一时又无机会,一直没有启齿。到了晚上,只见金鏊阁旁边的灯杆两边已挂上了十六只灯笼,顶端一盏大红灯,共计三十三盏,象征三十三重天。固定灯笼的绳子上还装饰着斑烂绚丽的纸花、纸人、纸马。灯串在风中轻轻摆动,光影摇红,纸花映彩,把金鏊阁陪衬得分外好看。杨升庵此时游廊倚座,见灯杆戟指云天,浮想翩翩,此时,玉蟾寺僧人送来茶点,杨升庵这才请寺僧坐下一叙,打听了黄山谷醉酒书玉蟾的趣事。白天,看了黄山谷字,今儿又听了这传闻,蒙了泼墨挥亳的雅兴,当即叫和尚撑灯,挥毫泼墨,落笔如神,一气写下了上面看到的《玉蟾寺》五言诗,又在岩壁上书“金鏊峰”三个大字,清隽雅秀,叫寺僧感激不尽。后来,有人在石壁上镌刻了两副对联,把杨升庵与北宋大诗人黄庭坚二人相提并论:

一联是:”峭壁一孤峰,访黄太史来游,石上已曾留墨迹。

历年四百载,问杨状元去后,山中谁更唱诗回。”

还有一联是:“振衣千仞高岗,看石犹龙矫,山自蟾蹭,悠悠猎数海矶、耸岫飞湍,约略当年游约处”。

“立马三泸古刹,抚鲁直题诗,升庵旧迹,凭吊残关古堡,伤时感事,后先同胞乐忧观”。

两幅对联深情地表达了泸州人民对两位大诗人大书法家的怀念和赞美。

永洪指着“金鏊峰”说,“金鏊峰”三个大字也是明朝状元、大文学家杨升庵书写的。相传,当年杨升庵写这几个字,是因为听了乡亲们讲述的一个古老神话传说之后,被感动而提笔写在石崖上的。

永洪说,传说很多年以前,这儿涨了一场大洪水。洪水把老百姓全逼到了玉蟾山上,乡亲们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把泪水都哭干了。有个青年人名叫金鏊,他是一个什么都难不倒的人。他听说龙宫中有颗金针,如果得到它,就可以把洪水通到海里去。于是,他告别了乡亲,乘上木筏去寻那颗神奇的金针。金鏊在水上漂了不知有多少天了。突然,见水面上波浪翻滚,烟雾弥漫,远处听见有人在呼喊:“救命呀,救命呀”金鏊把木筏划过去时,看见一个人一沉一浮的快落下去了。金鏊跳入水中,把落水人救起。一看,是一个女子。原来,这小女便是龙王的女儿,金鏊为了救乡亲们,只身入海寻宝的行动,打动了她的心,便来帮助金鏊的。为了再试一试金鏊的人品,就假装落水,求救于他。果然,金鏊拼死相救,使龙女十分感动。金鏊一听,救起的是龙女,就请她帮助去找到金针。龙女点了点头,说,“闭上眼睛随我来吧。”金鏊把眼睛一闭,便迷迷糊糊跟着龙女到了龙宫。只见龙女将胸前宝石一亮,宫门便开了。金鏊同龙女在宫中找到了金针。举目一看:哪是什么金针,而是一根撑海的大柱子,高不见顶,大如一座山峰,金光耀眼。金针周围,龙王派了鱼兵虾将把守,任何人不准靠近。要想得到它,可不是件容易的事。龙女也看出金鏊的心事,对金鏊说,我有办法。只见她将腰间罗帕一抛,一下子就把金针变成了一尺长的小棒,包在罗帕中,递给金鏊,并说:“快拿上它回家吧”。金鏊还没离开龙宫就被龙王现,被抓到大殿上审问。金鏊向龙王诉说了家乡灾难的悲惨景象,恳求龙王把金针借用一下。龙女也在旁边求情,龙王一听女儿都来说情,便说:“借宝给你可以,但你要答应我一件事。”金鏊说:”能借宝贝用一月,就是十件,我也答应你”。就对龙王说:“就请龙王讲罢,我答应你。”龙王说,“你必须在天亮前,为我织出一张拦河的网,否则,宝贝决不借给你”。金鏊答应了龙王。可是,到了半夜,还一点办法都没有。在这龙宫中,用什么线来织网呢。要是网在天亮前织不好,金针借不走,洪水就不能流回大海,又怎样救乡亲们呢?金鏊急得哭起来了。哭声变成了悲伤的歌,把龙女也哭醒了。赶来问金鏊为啥哭,金鏊把织网的事一讲,龙女才知是龙王故意为难他。龙女想了想说:“天亮前要织好一张网,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用我的长来织”。金鏊一听,女儿家头可不能少,但又有什么好办法呢。龙女也不同金鏊争辩,拔下根根秀织了起来。天亮了。金鏊向龙王交了网,拿上金针就回到玉蟾山,在洪水中捅了几个大洞,漫天的洪水就流回了大海,乡亲们得救了。龙王把网翻来翻去仔细一看,现网是龙女的头织的,把龙女叫出来一问,果然是。龙王一气之下,不听龙女诉说追上玉蟾山,要回金针,金鏊担心洪水会再来,抱住金针不放,龙王施起法术,把金鏊变成了一座山峰。龙女知道后赶来,只见山峰不见金鏊人,便坐在山前不走了,龙王劝,劝不回,龙王说,说不听,龙王火冒三丈,把龙女也变成了一坨石头。后来,人们为了记住这对年轻人,便把金鏊变成的山峰取名“金鏊峰”,把龙女变成的石头叫“飞来石”。

五明一行人来到穿山峡石的石壁上的塔林,塔林被杨升庵状元称为:“山似岷峨派,峰如峋嵝尖。”

永洪说,在杨升庵眼里,玉蟾是川南一颗闪烁光彩的明珠。而掩映在松林中的和尚的石墓塔林更吸引游人寻幽访古。这些石塔,大小不一,高度也不同。有六角形、菱花形、仿锥形、圆柱形、三角形等。塔形造型优美,风格各异,刻工精细。远处望去是树,近看是塔,塔上有树,树边有塔,好似山鹤歇松林,塔群犹如玉蟾戏碧波,为山光平添一色。

永洪说,关于这片塔群,还有一个美好的传说。相传,圆通宝寺的开山祖师义兴为了在玉蟾山扩建寺庙,招收四方弟子,传经于天下。他不辞辛劳四方化缘重建宝刹,为菩萨重塑金身,开山门那天热闹非凡,有人写了一张条赠送长老。

玉蟾山石绿浮空,

春日莺啼关口风,

松楠十里竹连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