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车臣小说>孔雀的传说 葫芦丝二重奏曲谱 > 第四章 塞北寒霜(第7页)

第四章 塞北寒霜(第7页)

阿尔塔娜流着泪水,紧紧地握住了奶奶的手。

乌兰奶奶看了看额吉,跟她说道:“不要遗憾,也别亏心,你们两口子照顾了我这么多年,受累了……”额吉用衣角轻轻地擦拭着她的泪水,身体颤抖地抽涕着。

奶奶开始大口喘气了,她看了看红云高娃,继续说道:“孩子,如果你不来,估计我早就不行了。我坚持着,就是要等你来。陶格斯,你的力量很大,大的乎你自己的想象,对苍生要更包容。你不要悲伤,也不要心痛,我已经满足,了无遗憾了。红云,勇敢地去追寻你的梦吧,红云碰到青云之时,将会是史诗明了之日……”

奶奶还没说完,她就又闭上了眼睛,昏迷了。

后来,乌兰奶奶再也没有说话。

她呼吸了几次,每次之间都有间断,间断地时间也越来越长。

周围的人都安安静静的,时间过得很慢、很慢。

有的人在无声哭泣着,有的人在无声忙碌着:装纸钱的,拿灯碗的,弄香炉的,点香的,开窗的。

后来,伴随着乌兰奶奶最后一声深呼吸,她平静了,平静的如一尊雕像,一座丰碑。

有些人终于忍不住了,哇的一声哭了出来,此时周围的哭声此起彼伏。

蒙古包外,悠扬的马头琴哽咽地响起来了,紧接着,其他乐器也都响起来了……

送葬的队伍缓缓前行,白色的帆布在风中飘扬,如同乌兰伊吉纯洁的灵魂在告别尘世。

人群沉默着,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哀思和不舍,他们都在送乌兰伊吉最后一程。

乌兰伊吉,她从哪里来?她又将到哪里去?她的爱,如同草原上的阳光,温暖着每一个角落。

她的音容笑貌,她的慈祥,都将化作草原上的一悠扬的歌。

死亡不是结束,遗忘才是永别。

在乌兰奶奶被送走之后,嘎尔迪,这位沉稳内敛的大男孩回来了。

他回来后,面对奶奶的遗物,他明白自己错过了送别的仪式,心中满是遗憾和痛苦。

但他刻意表现得很坚强,不让悲伤过度显露。

额吉和阿尔塔娜出于传统考量,不允许他单独出门送葬,他虽心有不甘,但最终还是选择了顺从。

阿尔塔娜深知嘎尔迪内心的痛苦,她轻轻地拍了拍他的肩膀,希望这份简单的肢体语言能为他带来一丝安慰。

红云高娃看到嘎尔迪沉默地有些异常,就主动找他聊天,用她的方式去缓解他的悲伤。

她们都明白,嘎尔迪需要时间去接受这个事实,去消化他的悲伤。

嘎尔迪看红云高娃的眼神,甚至比看阿尔塔娜还亲,仿佛他是红云高娃的亲弟弟一样。

这天用晚饭的时候,嘎尔迪喝了很多白酒,要知道他平时是不喝酒的。

喝着喝着,这个大男孩就在餐桌的角落里呜呜地大哭起来。

那些和奶奶共度的美好时光像电影一样在他脑海中回放:

奶奶到白桦林里弄柴火,他快乐无邪地追着被秋风吹动的树叶奔跑;奶奶看家时,他在草原上尽情地玩着蚱蜢、壁虎和毛毛草;奶奶无数次给他送过水、叫他回去吃饭的情景,也都历历在目。

这些记忆,遥远却又清晰,他很爱乌兰奶奶,就像奶奶也很爱他一样。

可是现在,奶奶走了,永远不再回来了。

至亲的离去,让他痛不欲生。

但是这样的伤悲,也让他实现他从男孩到男人的转变,他终究会成长为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就如乌兰奶奶所希望的一样,他将像蒙古马一样,坚韧地驰骋在草原上。

在乌兰奶奶逝世的第七天前的夜晚,草原迎来了纷纷扬扬的大雪,宛如天地间的挽歌,为这位深受尊敬的长者送行。

清晨,银装素裹的草原展现在眼前,静谧而庄严,仿佛在抒着对乌兰奶奶的深切哀思。

应红云高娃的强烈要求,阿尔塔娜让祭祀的队伍带上了她。

“是天葬吗?”红云高娃静静地问阿尔塔娜。

“不是,应伊吉的遗愿,她选择土葬。”

红云高娃不知道怎么接,就沉默着没说什么。

在乌兰奶奶的坟前,祭祀的人们摆上了各式各样的供品,包括假花、假房子和纸牛,以此寄托哀思,迎接乌兰奶奶魂魄的次回归。

这时,红云高娃看到有几个中年妇人,在那里哭得死去活来,声音如同初春的噪鸦,凄厉而刺耳,飞入在场每个人的耳朵。

红云高娃看了看那几个妇人,静静地站着没说什么。

“久病床前一碗水,胜却坟前万米灰!”阿尔塔娜表情严肃地说了一句。

红云高娃侧过脸去,看着远处起伏的山峦,白茫茫一片。

她们在队伍的最后,并肩走回家中,她们的脚步异常沉重。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