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提举,你还能驾小船去迎我么!”
当初杨秀杰是坐徐英的船来到吕宋的,路上吐了个稀里哗啦。
虽然被一通调笑,但杨秀杰并不以为忤,反倒更笑呵呵地迎上去,行了个礼。
他们二人同为北伐派,关系自然不错。
“徐将军,这次全军南下,可是要与汤都开战了?”
“官家有令,南下捕鱼!”
“捕鱼?”
“对!用这个捕!”
徐英指了指船上的火炮。大宋现在的矿业资源几乎全部服务于火炮与弹药的制造,如今已有了六十余门子母炮和十门将军炮。
这十六艘战船上都在船头与两舷各自安装了一门子母炮,而徐英的旗舰上则将船头的子母炮换成了将军炮以获得更强大的火力——早先为了设置岸防炮和补充陆军火力而临时调用的那几门舰载火炮,这个月初就被补上了。
这些火炮都配有轮子,在有必要的时候还可以给它们装上轮子脱离原本炮位,转移到需要集火的方向去。平时轮子都放在火炮一旁,不装在上面,防止火炮随海浪和开火后坐力乱跑。
动辄重达上千斤的火炮,如果在船上失控,造成的后果将是毁灭性的。
杨秀杰顺着徐英的手指看了看炮口,顿时了然:用火炮来谈判,正是他最喜欢的!
由于这次行动的主要目的是战略威慑,所以并没有陆军随船,在秀湾靠岸除了安定人心外就是卸载了一些船上的干粮与淡水——他们要以最高的机动性面对汤都的描笼涯船。
仅留半月的补给就足够他们往返了。
只不过,参与此事的人们,包括官家在内,都没有意识到某些人究竟能有多么愚蠢。
他们眼中安抚人心的行为竟然在一定程度上起了反效果。
在大宋海军于秀湾县停靠的当天夜里,秀湾原来的土人拿督抛下家眷出逃了——他可不知道什么是火炮,他只知道这里的十六艘船就是大宋的全部海军力量,而且那位号称神仙的皇帝也没有来。
他们毫无胜算。
此事并无太多人关注,徐英也只是命令船队打起十二分警惕,别被可能提前接获情报的汤都人设下埋伏,阴沟翻船。
自始至终,这位拿督的名字仅在民部和吏部一些塞在角落里的文件中出现过,甚至连被遗忘的价值都没有。
第二天中午,大宋海军拔锚起航。
第五天下午,那位拿督以惊人的毅力成功穿越了一百多里山林与荒原,来到了距离汤都只有十几里的一个村社。
第六天中午,他被带到了汤都国王的长屋中。
(注1:又译作巴朗盖、巴朗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