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那番解释简直是一派胡言。”孙洪怒道。
这李呈就不服了,道:“何处胡言了?”
“儒学岂能为启蒙之学?”
李呈挑眉,好家伙,这么快就发现了问题的本质么?
是的,在他的教育体系里,儒学还真就是启蒙之学。只不过这话他可不能说,道:“这从何说起啊,儒学乃是国学,岂有启蒙之学一说?”
“你敢说不是?”孙洪冷笑,你骗的了湖州的那些学子,可骗不了老夫。
“各位,你们觉得,如今读书人的比例如何?”李呈问道。
两人互视了一眼,孙洪道:“不多。”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想要成为人上人,便只能读书。所谓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可为何不多呢?”李呈问道。
韩义不想和他废这些话,接过口来,道:“自是因为读书成本太高,此不必多言。”
“是,成本太高,还有,就是无法看到实际的收益。”
家里养一个读书人是负担非常大的,私塾学堂就不说了,书笔纸可都是价格高昂之物。尤其是书,一般人家如何负担得起?
为了家庭,不如早早下地种田,还能补贴一下生计。
当然,并没有如李呈所说一样,看不到收益这种顾虑,因为想要出人头地,就只能读书,哪里还会想什么以后的收益问题。
这只是李呈故意这么说罢了,毕竟他也没说错,读书确实不能确保收益。
“又来了,我辈读书人,岂能总想着利益?”韩义嗤之以鼻,对这种说法实在无法认同。
“但是利益却是不可忽视的,不是吗?咱们关起门来,也用不着说那些不着边的事,夫子来凉州开学院,不也是为了利益?”
“混账,老夫……”
“行了行了,大家都懂。”李呈直接打断,如此也表明他的态度,今天就和你们打开天窗,好好聊聊。
既然如此,韩义也就不在这个问题上争辩,大家都是聪明人,再纠结就有点矫情。
“在湖州时,他们没骂,为何?因为当官的录取率提高了,这对他们而言是有益无害的事,同时也意味着成本降低。”李呈道。
“录取率提高不否认,但成本却未降低。”韩义冷道。
李呈也懒得和他们说那些经济学的事,说了也听不懂,便道:“但那是以前,现在游戏规则变了,入学的成本必然是更低的,因为只要有孩子上学,凉州城便会提供住房与就业机会。”
他继续道:“以往成本为什么高?除了学费之外,读书人没有办法为家里创造任何收益,这使得很多家庭难以为济。”
“而现在不同了,你读你的书,你的家庭我们包养了,是不是成本低了?”
李呈只能转换一个概念来让他们理解了。
韩义微微皱眉,倒也没想到有什么不妥的地方,反正又不是他们出钱,便点头道:“并无不妥。”
“这与你踩低儒学有何干系?”孙洪不想再听李呈废话。
“别急呀,我这不是在解释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