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年(光初十一年),刘曜兵败被后赵所擒,刘熙成为前赵的实际领导人,但并未登基称帝。
公元年(光初十二年)正月,刘熙听说父亲刘曜被擒,大为恐惧,与兄南阳王刘胤商议,准备向西保守秦州。尚书胡勋说:“如今虽然丧失君王,但国土仍然完整,将士也未叛离,暂且应当集中力量抵御敌军。力有不支时再逃也不晚。”刘胤怒,认为这是扰乱人心,将他斩,随后率领文武百官逃奔上邽。各地方官员也都放弃自己镇守的地方跟从,关中大乱。将军蒋英、辛恕拥有士众数十万人据守长安,派使者向后赵请降,后赵派石生率领在洛阳的士众前往长安。
同年八月,南阳王刘胤率数万士众由上邽奔赴长安,陇东、武都、安定、新平、北地、扶风、始平各郡的胡人、汉人都起兵应从。刘胤屯军于仲桥,石生环城自守,后赵令中山公石虎率骑兵二万人救援。
九月,石虎在义渠大败前赵军队,刘胤逃归上邽。石虎乘胜追击,尸体枕籍千里。上邽被攻破,石虎擒获刘熙、刘胤及其将军、郡王、公卿、校尉以下三千多人,全数杀害。把前赵朝廷的文武官员、关东流民、秦州和雍州的大族九千多人迁徙到襄国,又在洛阳坑杀五郡的屠各部人众五千多。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前赵自此灭亡。
刘徽,中国五胡十六国前赵时皇族,新兴(今山西省忻州)匈奴人。刘曜子。
光初二年(年),汉国(前赵)皇帝刘曜回到长安,从平阳迁都于长安,立后妃羊献容为皇后,儿子刘熙为太子。封儿子刘袭为长乐王,刘阐为太原王,刘冲为淮南王,刘敞为齐王,刘高为鲁王,刘徽为楚王,各宗室子弟都进封郡王。
前赵
十六国时期匈奴族刘渊建立的割据政权
前赵(o年~年),亦称汉赵,十六国时期列国之一,是西晋晚期由匈奴贵族刘渊建立的割据政权。
o年月,刘渊以复汉为名,在左国城即汉王位,改元元熙,国号汉。o年o月,刘渊正式称帝,改元永凤。o年迁都平阳。o年病卒。长子刘和即位,被庶弟刘聪篡位。年刘聪夺取洛阳,俘杀晋怀帝。年又灭亡位于长安的西晋残余势力。
年月,刘聪病死,太子刘粲继立,八月靳准动平阳政变杀刘粲。镇守长安的中山王刘曜兵攻靳准。十月刘曜带军行至赤壁(今山西省河津市赤石川)后登基称帝,改元光初,次年改国号为赵。与此同时石勒起兵反叛自称赵王,汉赵丧失东土,赵帝刘曜独存西境。史家为区分,将关中的刘氏赵连同刘渊所建的汉,即将稍前的(屠各)刘姓政权统称为前赵,而将随后的石姓赵称为后赵。此后刘曜、石勒常相攻伐。由于刘曜在关中地区对各民族采取高压政策,加上治国无方,一味征战,国势日颓,石勒则控制了河北广大地区。年初,前、后赵大战于洛阳城西,刘曜饮酒过量,被后赵擒杀,汉赵主力被消灭。
年,后赵军乘胜西进,前赵太子刘熙弃长安而奔于上邽(今甘肃省天水市)。九月,后赵石虎攻克上邽,杀死刘熙及文武百官,汉赵政权灭亡。
立国背景
匈奴五部,质留中原
刘豹、刘渊父子为南匈奴单于的后裔。汉献帝建安二十一年(年)七月,南匈奴单于呼厨泉来朝贺,被扣留在邺城,魏王曹操借机将南匈奴分为五部,选汉人为司马加以监督,刘豹为左部帅居于新兴(今山西忻州市北)。[][]
刘渊生于嘉平时期(年—年),他于魏元帝咸熙年间(年―年)住在洛阳作人质,受到晋王司马昭厚待。到了西晋泰始年间之后,并州人王浑多次向晋武帝推荐渊,西晋武帝准备让他也参与平吴事宜,遭孔恂劝谏而作罢。年,刘豹病故,刘渊代父为左部帅。太康十年(年),西晋武帝以刘渊为匈奴北部都尉。[][]
八王内讧,密谋叛晋
西晋有意削弱刘渊与部落的关系,后二迁为离石将兵都尉,刘渊则利用此职位的权限暗中扩展势力。西晋惠帝即位后初期由杨骏辅政,杨骏为拉拢刘渊,刚执政就封他为建威将军、五部大都督,封汉光卿侯,给予统率匈奴五部军事的大权。[]十年后西晋爆内战,李特一家也率领益州的流民起义,西晋土崩瓦解。在并州的匈奴五部也酝酿着反抗西晋。永兴元年(o年)三月,成都王、河间王联军讨伐齐王司马冏,攻占洛阳。不久,东海王司马越挟持晋惠帝攻邺,荡阴之战司马颖击败司马越,进而将晋惠帝留在邺。这时成都王司马颖为了扩大自己的势力极力拉拢刘渊,表其为“行宁朔将军,监五部军事”,加强刘渊在匈奴五部中的地位,并命刘渊居邺城,以便控制。原北部都尉、右贤王刘宣与各部贵族商议共推刘渊为大单于,遣其党呼延攸到邺与刘渊联络。[]刘渊借口回部会葬,成都王不允,于是遣呼延攸回归,告知刘宣等召集五部及杂胡,声言助颖,实为反晋作准备。[][][]
托名援邺,离石起兵
o年八月,东海王派系的司马腾、王浚率段部鲜卑、乌桓势力兵进攻邺城。在邺带兵的左贤王刘渊见机再次请求返回左国城,愿以调匈奴五部援助成都王司马颖,司马颖迫于形势之危急,采纳其建议而准其西还,并拜渊为北单于。[o]
刘渊以召旧部援助成都王司马颖为由而回到并州离石,预谋已久的刘宣等推刘渊为大单于,于是起兵反晋(当时针对东海王势力[]),二十日之间就聚众五万,都于离石。[][]东赢公、并州刺史司马腾向鲜卑拓跋猗迤求兵攻打刘渊,拓跋猗迤与弟拓跋猗卢联合在西河进攻刘渊,击败刘渊军,在汾东与司马腾结盟后回师。[]
左国城称王
永兴元年(o年)十一月(也有系于“十月”的),刘渊从离石迁于左国城(今山西省离石县),来归附的胡、晋人很多。为取得胡人政权的合理性,刘渊以“兄亡弟绍”复汉为名义,筑坛于南郊即汉王位,大赦境内,改晋永兴元年为元熙元年,定国号为汉,正式建立政权。同时,追谥刘禅为孝怀皇帝,立汉高祖以下汉三祖五宗神主而祭之。立其妻呼延氏为王后。置百官,以刘宣为丞相,崔游为御史大夫,刘宏为太尉,其余拜授各有差。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同年十二月(实际已是公历的o年初),晋并州刺史司马腾遣兵攻汉,双方大战于大陵(今山西省文水北),刘渊大胜,并遣刘曜等攻取上党、太原、西河各郡县。当时在青、徐二州的王弥,魏郡的汲桑、石勒,上郡四部鲜卑陆逐延,氐族酋长单征等人均拥刘渊为共主。刘渊命王弥、石勒等人攻取河北各郡县,并一度攻入西晋的重镇许昌,其兵锋进抵至西晋的都洛阳城下。[]
刘渊称帝
永嘉二年(汉永凤元年,o年)十月甲戌,刘渊在左国城正式称帝,大赦境内,改年号为永凤。以大将军刘和为大司马,封梁王,尚书令刘欢乐为大司徒,封陈留王,御史大夫呼延翼为大司空,封雁州郡公,宗室以亲疏为等,悉封郡县王,异姓以勋谋为差,皆封郡县公侯。[]
次年正月,太史令鲜于修之对汉主刘渊说:“不出三年,一定能攻克洛阳,蒲子地形崎岖,难以在这儿长久安居,平阳的天象正好昌盛,请把都城迁到那里。”刘渊采纳其建议,迁都平阳。宣布大赦,改年号为河瑞。
四月,晋左积弩将军朱诞投奔了汉国,详尽陈述洛阳守备薄弱的现状,并劝刘渊趁机兵攻打。于是,命朱诞为前锋都督,灭晋大将军刘景为大都督,统军攻克黎阳(今河南省浚县东北),接着刘景又与晋将王堪战于延津(今河南省延津县北),又将其击败,而后下令将三万多男女投入黄河淹死。刘渊得之此事后愤怒地说:“景何面复见朕!且天道岂能容之!吾所欲除者,司马氏耳,细民何罪!”降刘景为平虏将军。
又派遣四子刘聪进攻包围洛阳。同年夏季,刘渊以王弥担任侍中、都督青·徐·兖·豫·荆·扬六州诸军事,征东大将军、青州牧,与楚王刘聪合兵进攻壶关,以石勒担任前锋都督。刘琨派遣护军黄肃、韩述救援壶关,刘聪在西涧打败韩述,石勒在封田打败黄肃,将两人都杀了。晋太傅司马越派遣淮南内史王旷、将军施融、曹带兵抵御刘聪等人。王旷军渡过黄河后,想长驱向前,施融反对说:“对方凭据险要、抄小路出击,我军虽有数万,仍是孤军受敌。应暂且以河水当作屏障等待形势的转变,再谋划攻击对方。”王旷听了怒地说:“君欲沮众邪!”施融退帐外,说:“对方善于用兵,王旷却不懂战场情势,我等今日死定了!”王旷等人翻越太行山与刘聪遭遇,激战于长平地带,王旷所部大败,施融、曹都战死。刘聪趁势攻陷屯留、长子,斩敌一万九千。上党太守庞淳献壶关而降。晋并州刺史刘琨以都尉张倚遥领上党太守,屯据襄垣。
喜欢大秦:父皇,我只想咸鱼一生请大家收藏:dududu大秦:父皇,我只想咸鱼一生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