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成功眼睛一亮,酒井少尉的身材挺好的。
“嗨!”
酒井把他打发走了。
马成功也知道,日本人舍不得提供新枪给伪军。
日军缴获国军的手枪会被区别对待。
但凡是进口的毛瑟手枪,或者进口的勃朗宁或者其它品牌的,基本上日军自已内部使用。
比如女特务“李倩”,手里的PPK手枪,很大概率是缴获的,而不是日本进口。
从奇葩的7。63*25毫米子弹,就可以识别出来,这是国府定制手枪。
事实上,只要质量过得去的,卖相较好的手枪,都会被日军收藏起来。
就像参战后的美国大兵喜欢找德国撸格P08一样。
这是战利品,意义非凡。
粗制滥造的仿造品,日军没有多少兴趣。
于是这款疑似勃朗宁M1900手枪就转交给马成功这边。
民间传言的“一枪二马”。
一枪说的就是这款勃朗宁M1900手枪。
可以说,在列强对民国武器禁运之前,中国手枪数量最多的就是它。
几个大型兵工厂都有大量的仿造。
而驳壳枪引进后,虽然数量暴增,稳居中国手枪的数量第一位,但依旧动摇不了M1900的地位。
因为很多人都忽略了驳壳枪的真正的用途。
它定位不是手枪,而是手提冲锋枪,或者短管步枪。
这是一款广泛用于军事斗争的武器,通常是配置给特务营和突击队使用。
无论北洋军时代,还是红军时代,或者国军时代都有特殊的手枪队。
而勃朗宁系列手枪压根达不到战术要求,有且只有驳壳枪才能完成这个特别的战术。
马成功走到营房里。
在一个日军的军曹指挥下,封存的武器重新配发给治安队。
就30条老式的漏夹汉阳造步枪。
此外,此前配给马成功的汉阳造10连发驳壳枪也一并交给了马成功。
说实话,马成功从日本人手里拿到的这两把手枪都是很鸡肋。
首先是汉阳造毛瑟C96手枪。
那玩意连弹匣都不存在,其实是内部弹仓设计。
装填子弹必须要像步枪一样,用乔夹装填。
好歹步枪还是散装5发子弹慢慢压进去呢。
这种C96要是没有乔夹,就只能装填一发子弹,然后打一发,在装填一发子弹,在打一发。
鸡肋无比。
传说中的四川单打步枪,和这款汉阳造毛瑟C96手枪的坑爹情况基本雷同。
再看另一把勃朗宁M1900手枪。
它属于国产仿制品的产品,略微放大版本。
握把上面依稀可见几个模糊的大字。
“沪上”“兵工厂”。
弹匣子弹可以容纳10发。
该手枪也号称“十子连”。
有弹匣可以拆卸设计。
听着好像很强的样子,毕竟10发子弹比起原版的6-7发子弹火力大大增强了很多。
实际上拿到手里的感觉压根不是那么一回事。
勃朗宁M1900手枪,原版子弹是7。65*17毫米的柯尔特子弹。
美国人钟爱手枪用*17这个尺寸。
手枪子弹尺寸越短,发射火药越小,后坐力也就越小。
换句话说,瞄准设计就越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