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车臣小说>三国召唤乱入争霸的 > 第十六章 虎牢关(第2页)

第十六章 虎牢关(第2页)

“陛下,臣有一人选,或许可以胜任。”

“谁?”

“刘备刘皇叔!”

对于萧何提到的这个人,刘协还是有点惊讶的。毕竟从刘备目前的种种表现来看,刘备怎么看都不像能言善辩的人。而且身边的关羽和张飞也都不以口才见长,他们真的能胜任这个任务吗?

“系统,检测刘备和牛辅的五维。”

“刘备,当前五维如下:武力9o,智谋92,军事92,政治93,魅力1o3,巅峰刘备五维如下:武力93,智谋92,军事95,政治99,魅力1o5。”

“牛辅,当前五维如下:武力8o,智谋52,军事65,政治5o,魅力5o,由于牛辅本人的堕落,导致除政治之外的属性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滑。”

看来和其他诸侯生活在一起的日子给刘备的压力很大,使得刘备的五维均有了不同程度的替身,甚至智谋都已经达到了顶点。而相对而言,牛辅的水平就比较堪忧了,除了武力还可以之外,其余的基本上就是普通人的水平了。

就刘备的五维来看,或许算不上豪华,但是却拥有目前刘协见过的最高的魅力,足足领先牛辅53点,智谋也足足过了牛辅4o点,有如此夸张的差距,再加上刘备本身的魅力加持,搞不好刘备还真能搞定牛辅。

“传刘备!”

既然刘备有如此才能,那可不能浪费了。更重要的在于,刘备不仅有才能,还是目前所有诸侯之中最值得信赖的人。毕竟只有刘备基本没什么基业,处境跟自己基本差不多。

召见刘备就不能像召见智囊团这么随便了,再怎么说人家刘备也是皇叔,该给的面子都得给到。当刘备来到太守府门口时,刘协亲自率领萧何、范蠡等人前去接见刘备,给足了刘备面子。

而刘协也现,此时的刘备似乎和之前已经有了很大的差别,最起码刘备的脸上已经多出了一些自信,不再像之前那样有什么都藏在心里。

刘协观察刘备的时候,刘备也在观察刘协,准确来讲是观察刘协身后的这些人。刘协找了几个人,每天都窝在太守府里不知道商议什么事情,这在陈留已经不是秘密了。刘备很好奇,究竟是什么人能得到刘协如此青睐。

汉朝尊右,刘协坐在主位,刘备则在右边位,理论上来讲其他人是没有资格入席的,毕竟刘备的结拜兄弟关羽和张飞也都站着。可是在刘协的示意下,刘备居然看到那些不知道从何而来的人坐在了左边,同时也安排关羽和张飞入座。

要知道某种程度上来讲,刘协和刘备的对话属于皇族内部的对话,别说落座了,没有让他们出去都已经是天大的恩赐了,更何况是落座呢?刘备内心隐隐有些担心,刘协不会是被骗了吧?

对于刘协身边的这些人,诸侯们也都是有过探查的,这些人出身于底层的身份自然瞒不住诸侯。诸侯们见这些人并非名门,便也不再放在心上,刘备也只是把他们当做刘协消遣的对象。

可是刘协居然对消遣对象这么看重,还让他们落座。刘备觉得,自己似乎有必要让刘协认清楚这些人的“真面目”,也要警告一下这群人,让他们不要打刘协的主意。

在刘协的介绍下,刘备对于这些人更加轻蔑了。这都是些什么名字?他们不会以为起了一个先贤的名字,就能达到先贤的高度吧?这个世界上怎么会有这么天真的人?

“陛下,臣近日新招揽了一些谋士,皆是博闻强识、精明能干之人,或许可以为陛下排忧解难!”

刘备为什么看起来这么自信?因为在进入陈留之后,刘备才逐渐体会到了其他诸侯的快乐。有刘协钦点的“皇叔”身份,再加上刘备本身的魅力,许多人才纷纷来投。不仅如此,刘备还在这些人的帮助下建立起了自己的军队,人数已经达到了两千多人,虽然不多,但是在陈留这边基本上够用了。

“哦?究竟是何等人才,竟能得到皇叔如此看重?快快有请!”

当这几个刘备所说的人才到来之后,刘协直接就麻了。

“陛下,这几位分别是北海孙乾孙公祐,涿郡简雍简宪和,以及颍川徐庶徐元直!”

对于刘备这几个早期的谋士,刘协其实早就知道他们的存在了,只不过当时他们都还不在刘备身边,刘协便没有怎么注意。

可是根据刘协所知,进了陈留之后,刘备应该是没怎么外出的啊?他到底是怎么招揽到这三个人的?难不成魅力的加成就这么大?已经大到让其他地方的人主动来投了?

刘备介绍了自己的三位谋士,萧何等人自然也要进行自我介绍。从表情上来看,孙乾和简雍似乎对这几个名字反应比较大,徐庶就不清楚了,看起来一直都很平静。

“诸位爱卿,对于虎牢关,诸位爱卿有何看法?”

“陛下,徐元直素有智谋,不如听听徐元直所言如何?”

看来刘备对于徐庶的能力非常信任,一上来就派出了自己的席智囊徐庶,只是不知道徐庶能分析多少了。

“系统,检测一下徐庶的五维。”

“徐庶,武力83,智谋94,军事94,政治92,魅力95。”

从五维的角度来看,徐庶还是挺全能的,不论是治理州郡还是放在军队之中,应该都能做的有模有样的。

“在陛下、荀师面前,徐庶怎敢以智谋之士自比?承蒙皇叔抬爱,便由徐庶来为陛下、荀师分析一二。”

荀师?那个荀师?这里还有姓荀的?

说道荀师,刘备第一时间想到的便是颍川荀氏,可是这里并没有颍川荀氏的人啊,那徐庶说的是谁呢?

总不能是对面那个叫荀况的吧?

刘备后知后觉的反应过来,在场众人之中似乎除了这个荀况,也没有别的姓荀的了。而且徐庶叫他什么?荀师?所以他是徐庶的老师?那岂不是说这个人比徐庶还厉害?这么厉害的人居然做不到左边的位?

刘备忽然现,自己似乎有点先入为主了,这帮人好像也是有点才学的。

徐庶的分析很简单明了,主要是从军事的角度进行分析,刘协听完也没有什么疑问,当然,最重要的还是之前刘协就已经和自己的智囊团分析过这些了,因此并不会对徐庶的分析感到有多么惊奇。对刘协来讲,他更好奇的还是这个荀师的称呼。

“荀卿,元直为何会称呼你为荀师啊?”

“陛下,这个还是由臣来解答吧!”

听到刘协的提问,徐庶忙不迭的又站了起来。从徐庶的反应来看,搞不好他和荀况之间还真有些交情,而且荀况一定对徐庶有重大的帮助,不然徐庶也不会如此重视。

“陛下,臣年少时游侠习气颇重,直到志学之年时仍游手好闲,一事无成。在同窗的议论之中,臣逐渐明白了做学问的重要性。后来臣遍访周边大儒,苦读儒学典籍。”

“臣在游学时,曾对《荀子》三十三篇有诸多疑虑。当臣游学到上蔡时,偶遇了荀师,在荀师的解答之下,臣才逐渐理解了《荀子》之中蕴含的意思。”

“荀师对臣的授业解惑之恩,臣没齿难忘!无荀师指点,便无臣今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