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早,一夜未休的田楷红着眼,注视几个下属,不禁担心道,“你们看新沓那可能出了事,我们该怎么办?大家有什么办法?”
“分两千骑兵回新沓查看究竟,万一是敌军的疑兵之计呢。”一个校尉道。
田楷点点头,就在他想下令时,传令兵送来了后方的加急文书。田楷立即打开来看,半响后,田楷脸色一阵白一阵红。
一众下属看他表情古怪就询问,田楷沉默了半天后,将文书传给众人看。
“敌,夜袭城,粮烧尽。”那个校尉接过田楷递过来的文书,读了出来。
啊!其余将领都惊呼出声来。
“冀州军从哪来的,我们可没有放过一个冀州兵过去,新沓那是后方啊。”一名校尉惊疑道。
“各条小道也派了斥候,他们过去我们肯定知道的啊。”众人纷纷议论,言语嘈杂,甚是慌乱。
就在田楷烦恼时,传令兵又进到营帐内,禀报道,“大人,我军后方出现千余冀州骑兵,请大人示下。”
“报,于陵西面方向,冀州军布阵朝我军围上来了。”又一名传令兵禀告道。
田楷恼火地看着众人,厉声道,“组织本部兵马迎击啊,还等什么!快!”
于陵城上,张合见援军来到,见战机可用,于是让兵士集合,挖开封死的城门,准备配合援军攻击田楷军。
他可不是那些惜身之辈,战机可为,张合立马抓住时机,开始配合友军出击,这就是为将之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他本人也登上新搭建的高台,指挥城外军队的行动,希望援军能够配合协调步调一致,他希望赵云能看懂。
随着张合军一面旌旗摇动,赵云领的戍卫骑兵,先向刚刚集结起来的田楷军前进,后军突然起试探攻击。
田楷见赵云骑兵杀出,一面让步卒结阵防御,一面派出骑兵迎击,以求拖住袁熙军攻势,然后再进行反击。
一会后张辽的两千骑兵,也从侧面来包抄而来,在张合远程统帅指挥之下,以策应赵云部戍卫骑兵的进攻。
田楷军强攻了于陵五天之久,本就疲乏,加上新沓方向的火光,还有谣言,军心涣散开来,上至将官,下至兵卒皆无心应战,双方战略态势已经开始逆转。
张辽指挥着所部两千冀州骑兵,张弓搭箭呈纵队,向田楷骑军漫射,以求大乱敌军阵型和进攻节奏,缓解赵云戍卫骑压力,毕竟赵云再勇猛,毕竟军力有限。
田楷军骑兵不愧是幽州精骑,丝毫不比袁军骑兵差,其战力不可小窥。
不消吩咐,他们就一边纵马撤离,对方攻击范围,一边准备防守反击。
通过于陵城上,张合一目了然的指挥,袁熙军占据了很大的主动,果然不亏是名将之资,五子良将之。
张合一面观察敌我双方的阵势,一面让兵士打起各种旌旗,指挥己方军队进退攻防,在他的指挥一下,袁熙军,进退有序,丝毫不乱,配合良好,其战力有效值翻倍提升。
张辽、赵云的骑兵,跟田楷幽州骑兵许久相持不下,不是说他是曹操,他是袁熙,他是张辽,他是赵云,就无敌了,就碾压对手了,不是这样的,战场是比拼的是人数,士气,士兵素质,后勤,武将,等等好多因素。
另一面,袁熙、郭嘉、田丰跟徐晃汇合后,也指挥步卒列好阵型,与田楷军主力一万六千余人对峙起来。决战开始了。
在郭嘉示意下,徐晃的三千步卒为前军,郭淮率领的两千步卒居后军,袁熙两千的戍卫步卒为中军,徐晃、张合派来的的两千余骑,居两边策应。
在郭嘉建议之下,袁熙军步卒摆出了进攻的锥形阵,中间主进攻,两侧翼主防御,一切准备就绪。
张合也派副将率领两千步卒,出城布阵,这样他们与袁熙中军,遥相呼应地夹击田楷军,包夹之势已成。
田楷军人数虽然略多于袁熙军,但他们士气低落,田楷只好结方形阵防守。
战鼓响起了一通,徐晃军前面的弓弩兵,纷纷齐步前进。
进到射程后,各自弯弓添箭,而步卒上前给弓弩兵防护。
再一通鼓声后,无数羽箭飞出漫射向田楷军,场面甚是骇人。
“威武!”袁熙军一众兵卒整齐喊道。
田楷军立即竖起盾牌,箭雨过后他们没有多少损失,但士气则低落了一分,显然声势之争上,袁熙军取得胜利。
“小儿欺我太甚,弓箭手立即还击!”田楷在军阵后面怒喝道。
田楷军弓箭手立即上前,但他们阵型稍稍混乱,使得弓箭手的集结,多费了点时间,战场上时间就是生命,就是战机。
而正是这点时间,袁熙军弓箭兵的第二轮箭雨开始抛射,箭雨飞向田楷军阵。
田楷军弓箭手纷纷放弃射击,而是逃到盾牌手的保护下,稍稍慢的即刻被射成刺猬,田楷军决战初交锋不利。
“威武!威武!”袁熙军士气越高涨起来,不要小看士气,如果军队士气旺盛,那么一个精兵能杀死三名敌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