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是行家呢!可不是,后世的军靴可不就是这种有鞋带儿的?可以系的相当紧,有效的保护住脚踝与小腿,带鞋带的高通硬靴,对军人来说比宽松垮垮的软靴防护性好的太多了。
立刻拍板:“大娘明天先带大郎先去找吴八,”
贞静公主在一边搭腔:“这地方太冷了,现在没法动土,想要建厂子总要到明年了,现在就算有活儿干,一时半会儿也拿不到钱,冬天是最难熬的……我手上倒有点钱,大娘拿去,给他们采办些过冬的东西吧!他们都是我大宋的勇士,过的这样的艰难,我心里不好受。”
作者有话要说:注1:前面说过,宋朝并不是只有弟弟妹妹才叫家里的老大大哥的……实际上一个排行第一的男性,他的父母兄弟叔叔婶婶甚至下人都可以叫他大哥——这其中当然包括妻子。所以赵航……嗯,他的理解方向完全错了。
☆、
贞静公主说的“有点儿钱”,那绝对是很大的一点儿,她第二天便让人给严霜送了整整一千两黄金过来,赵航看到摆在严霜客厅里的一个一个的装了黄金的匣子,觉得这位公主人为人可真不错。严霜拿到金子觉得十分的烧手,赶紧叫管事的去采办取暖的石炭,越冬的毛皮等物:她倒是想买点棉花来着,可是棉花实在太贵了,一两便要三十文……其实朝廷一直在推广棉花的种植,不过显然太原这地方并不适合种植这东西,所以在开封已经降到了一两十四五文的棉花,到了太原这边加上运费什么的便要涨上将近一倍。
赵航看得出,严霜对这位公主的感觉更加的好了。
安排完这些事儿,严霜便带了赵航去找吴八叔。
吴八叔看起来大概四十岁上下,不过听严霜说,他其实才三十出头。可能是常年在高温环境下工作,他的皮肤显得十分的红亮粗糙。吴八叔仔仔细细的听了赵航的要求,拿了炭笔出来涂涂画画,赵航看他画的竟然是立体图,顿时觉得十分的轻松,他原本本担心的就不是工艺,而是制作方面的规范性,毕竟这只是个最简单的冲压器械,结构十分的简单,对工艺的要求并不高。
最让赵航意外的是,他在吴八叔这里居然发现了游标卡尺,当然,上头的刻度不是厘米毫米,而是尺,寸,分之类的中国传统长度计量单位。即使如此,也足够赵航惊喜了。这说明这个时代的工匠们在制造工艺的精准方面是有相当水准的。在此之前,他真的没想到中国在这个时期居然就有了游标卡尺这样的工具。
“这东西是李国舅造出来的。”吴八叔看赵航对游标卡尺爱不释手,便解释道:“我们这些做工匠的,就没有不佩服他老人家的,这世上似乎就没有能难得住他的东西,可惜去的太早了。”
来到宋朝以后,赵航屡屡听到李国舅的故事,人们似乎都很尊重他。赵航本人,在二十一实世纪的时候其实也听说过一点李国舅的故事,但是他对中国文化原本就称不上有多了解,对李国舅的认识也就停留在:挖了许多地道,很会造纸,是李三娘的男朋友这样的层次上。
来到这里,赵航才知道李国舅改良了玻璃制造工艺,李国舅很擅长改良各种农具以及工程用具,李国舅在宋朝处于萌芽状态的制造业中推广了更为规范严格的长度,面积以及容量的测算方式。
赵航此时无比感激这位李国舅,他看着手里的直尺,三角板,圆规,游标卡尺,还有用没有上色的原木包裹着铅芯做成的铅笔这些东西,觉得来见这位吴八叔实在是太正确了。
“这炭笔也是李国舅当日造的,文人们是不稀罕用的,我们用起来却最趁手不过。”吴八叔看赵航熟练地拿着尺子圆规在纸上画来画去,十分的惊讶:“大郎也会画这种图?哎呀,难不成你也是师从李国舅的门人的?”
赵航当然没跟李国舅的门人学过什么,他正经在大学里学了四年的机械,这种简单的设计图对他来说简直就是信手拈来。这还是因为尺子上的单位他不是很熟悉,画的时候总要在心里换算一下,要不然他画的更快。往厚布上轧个扣在一起的金属环上去并不是什么复杂的工艺。铜是很软的,赵航设计的这个小冲压设备只需要轻轻用脚一踩,布料两面的铜环就能紧紧滴扣在一起,把布料紧紧夹住。当然,东西造出来,肯定还是需要调试的,不过大致的形状是没问题的。
严霜在一边早就看呆了,好半天,她才轻轻说:“你比外祖母画的更好呢!”
赵航有些吃惊:“你的外祖母也会画这些东西?”这实在太让赵航意外了,从吴八叔透露出的信息来看,这时候虽然出现了比较简单的立体机械绘图,但是只有一些非常高级的匠人才会画,毕竟这东西是需要一定文化基础的。而严霜的外婆居然会这些,这太让人意外了!
吴八叔却一点都不意外:“欧夫人自然是学过这些的,只是,她老人家是日理万机的人物,哪里有时间在这些东西上头下太多的工夫呢?能画得出已经很了不起了,这可不是一天半天能学的会的。”
严霜有些惆怅:“在开封的时候,只忙着在女学读书了,还没来得及学这些东西……果然是书到用时方恨少,这会儿看你们的图,只觉得画的很清楚,让我自己画,却完全不知道怎么下手了。唉,外祖母一定会很失望的,她的本事,我什么都没学会。”
赵航听的一头雾水,却也没有多问,他在欧洲长大,对别人的隐私还是相当尊重的,不会因为自己的好奇心就随便打听人家的私事。跟吴八叔又闲聊了几句,问他要了一大把炭笔,又拿了一套尺子,这才跟严霜回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