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车臣小说>古人把美食叫什么 > 第233章 沦为榜眼(第2页)

第233章 沦为榜眼(第2页)

当时先现苏轼文章的是副主考梅尧臣,他对苏轼在文章中引用的三宥三赦的典故表示疑虑,便请教欧阳修。

欧阳修也对苏轼提到的关于上古时代尧和皋陶的典故不熟,以为苏轼从哪里看来的生僻文章,也就没有深究。

在他们看来科举这么大的考试,没有人会不重视,没有人会胡编乱造典故。

然而苏轼就是奇葩,这典故完全是他顺口编的。后来欧阳修和梅尧臣问他来源出处,他竟然来了句想当然耳。

实际上三宥三赦来自于《礼记》的记载,是周朝处理犯法的公族的法律程序,根本没有尧和皋陶的典故。

除此之外,苏轼在这篇文章中应用典籍原文错误也比较多。

比如他说‘《传》曰:赏疑从与,所以广恩也;罚疑从去,所以谨刑也’。实际上典籍中原文是‘故狱疑则从去,赏疑则从与’。

除了前面四个字,后面的也是在瞎编。

又比如他说‘《诗小雅巧言》:君子如祉,乱庶遄已;君子如怒,乱庶湍沮’。实际上典籍原文是‘君子如怒,乱庶遄沮;君子如祉,乱庶遄已’。

这里前后文写倒了,按科举打分来看算明显错误。

夸张点说整篇文章,除了苏轼的名字是正经的,其他主打一个胡编瞎写。

如果严格打分,别说第二名,就是倒数第二都不可能,直接黜落。

欧阳修没有去深究这些明显的错误,而是很看重苏轼以古文作文,还能写出如此磅礴大气纵横椑阖的文章,所以给了很高的评价,将其排在‘论’这个科目第二名。

也正是因为欧阳修的破格打分,苏轼躲过落榜的危机,进入了殿试的名单。

实际上除了‘论’的科目外,苏轼其他科目的成绩也不尽如人意。

这次考试的第三科是‘赋’,这本应是苏轼最为擅长的项目。当时苏轼落榜了,直接被同考官黜落,连分都没有。

叶梦得在自己的笔记《石林燕语》中写到:苏子瞻自在场屋,笔力豪骋,不能屈折于作赋。

好在欧阳修为推广古文运动,重策论而轻诗赋,无视苏轼在赋上被黜落的事实,将其列入殿试名单。

实际上这样的规则改变在当时也引起很大的争议,很多按照原规则答题的国子监考生被欧阳修黜落,引了抗议的热潮。

这次考试苏轼的成绩并不高,真正毫无争议的第一只有第四科。

这科当时是要求默写《春秋》的经义,苏轼靠着自己的博闻强识拿了第一。总成绩上苏轼是殿试中乙科,并不是传说中的榜眼。

由于宋仁宗时改殿试为不黜落的规则,所以放飞自我的苏轼并没有落榜,只是排名比较靠后,而苏辙和曾巩的成绩还在苏轼的后面。

换个主考官来,‘大苏’只能回家再战三年。

苏家兄弟这会年轻气盛,‘小苏’也不遑多让。

因为苏轼在诗里爆料,弟弟小名叫‘卯君’,也就是兔子,给人一种苏辙脾气很好的感觉。

倾杯不能饮,待得卯君来。

泪湿粉笺书不得,凭君送与卯君看。

……

实际苏辙登科时只有19岁,也是一个愤青。守孝归来,23岁时参加朝廷制举考试。”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