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觉醒来已经是第2天日上三竿。
朱慈炯简单洗漱之后来到厅堂前。
昨夜的战斗打出了气势也打出了威严。
今天他刚刚来到大帐前,宋延恩和李若琏便拱手施礼。
两人各自带来一个好消息。
“陛下!昨日战争后陛下手中的2万步卒中有近千人想要从军,请问陛下是否允许。”
朱慈炯嘴角上露出一丝微笑,随后笑容逐步扩大,最后他哈哈的笑出声来。
“允许!当然允许,这可是难得的扩军机会,不仅仅是这些人,在剩余人中也征召一番如有同意者,一并允许其从军,不过年龄要控制好,要十六至40岁以下。”
“诺,陛下!末将领命。”
宋延恩十里退下李若琏又说出了第2个好消息。
“启禀陛下,昨夜战后我们等收缴战场,缴获火铳200余支,刀枪弓弩千与支,轻甲300副,重甲150副,马550匹,金娟银箔财器若干。”
朱慈炯轻轻点头,对此相当满意。
“通知器械房,将新缴获的火铳全部改装成转轮式火铳!”
“诺,末将领命。”
李若琏刚刚退下门外就响起了一声高呼。
“陛下!蓟州太守桓恒求见。”
坐在主位的朱慈炯眉毛轻轻上挑,嘴角也不觉勾勒出一个弧度。
“桓恒?我正想找你,你却自己来了,好啊。”
想到这,立刻命魏定方把人带进来。
片刻后桓恒在魏定方的带领下走进大帐。
刚一进来,他便双膝跪地直接叩首。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之前桓恒也做过同样的事,但那时候朱慈炯可不觉得他真的在心里认可自己。
现在估计他被昨天晚上自己手下步卒的战力给震惊了,此刻应该是已经害怕。
朱慈炯看着浑身并没有说话,同样也没让他起身。
跪在地上的桓恒依旧保持着原来的姿势,此刻他的额头已经隐隐的出现了汗渍。
整个大帐内寂静无声,甚至有些落针可闻。
在这种煎熬中,桓恒久久未能等到朱慈炯让其瓶身的话。
时间一息一息的过去,桓恒越加感觉到心中慌张。
想了想他咬紧牙关,再次出声道。
“陛下昨夜予匪军交战大获凯旋,围城为身为蓟州太守,当尽地主之谊此次特送来金银绢帛牛马羊肉犒赏三军,还望陛下恩准。”
朱慈炯满意的点点头,直到这时才轻飘飘的说出了那三个字。
“平身吧。”
桓恒起身,脸色却依旧不好看,朱慈炯昨晚的战斗让他不敢轻视。
加上他手中还有2万步卒,桓恒很担心对方会给他小鞋穿。
正思索间,朱慈炯声音幽幽飘进耳中。
“桓恒!昨夜朕于顺军交战,为何不见你过来驰援?”
“回陛下!南城同样重要,末将不敢擅离职守!”
朱慈炯轻轻颔首,却话锋一转。
“既然这样,你给我解释一下,昨夜你全员带甲,扼守西城内门是何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