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令潘大人到!”
潘樾和杨采薇下车,大门打开,陈掌院带着数名书童出来迎接,看起来儒雅端方。
陈掌院行礼:“不知潘大人驾到,有失远迎,还望恕罪。”
“陈掌院多礼了,本官也是听说新郑书院钟灵毓秀人才辈出,是禾阳读书人心中的圣地,所以今日特来走访,染染书香文气。”
“大人垂顾,乃新郑的荣幸,里面请。”
一行人走进书院,见里面古朴雅致,院中仆役,见到潘樾,无不躬身行礼,衣着干净大方,仪态从容。
潘樾感叹:“没想到新郑书院,连仆役都风度不凡。”
陈掌院谦虚道:“大人谬赞了,他们都是这里的老人儿,耳濡目染,所谓送花之人,手亦留香。”
众人走进学堂,几十个书生正在诵读诗书,一个个目不斜视,专心朗读。
“天下之士,倾耳而听,重足而立,拊口而不言。是以三主失道,而忠臣不谏,智士不谋也……”
潘樾观察着书生,只见他们一个个坐得笔直,面色严肃,动作却像被规定一般的统一,有些不自然。
潘樾和杨采薇都感觉到异样,对视一眼。
潘樾到处看着,架子上摆着一摞一摞的策论文章。
陈掌院说:“大人,这都是我们学院的书生做的文章,还请大人品鉴一二。”
潘樾拿起一份来看,说:“字字珠玉,坐璧玑驰,新郑书院果然不凡。”
门口,一个书生经过,潘樾朝杨采薇抬了抬下巴,意思让她上前问话,杨采薇会意,点了点头。
潘樾将陈掌院拉到一边,问道:“我刚看这篇文章颇有意趣,不知是哪位书生所写?”
趁陈掌院解答的功夫,杨采薇赶紧上前,假装好奇地向书生攀谈。
“哎,我听说你们这里出过一桩鬼火勾魂案,我想问一下,你跟那个沈慈熟悉吗?”
书生一听到沈慈二字,面色突变,摇头道:“我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说罢便飞快走了,杨采薇疑惑不解。
陈掌院带着二人继续参观,经过一个房间,只见房间窗口垂着黑布,里面静悄悄的,没有一丝声响。
潘樾问:“这间房间为何白日挂着黑布?”
陈掌院回答:“这是……小儿的房间。”
“我听过令公子的事,实在是让人遗憾。”
陈掌院叹了口气,说:“我儿目盲之后,神志模糊,还趋光而行,为了安全起见,只能挡住日光。”
“我听说嫌犯是一名书生,就关在县衙的大牢里,却不知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如何做到这些?”
陈掌院听闻,脸上浮现郁愤之色。
“身为儒生,不语怪力乱神,他怎么做到我不知,但赋儿嘴里声声念着他的名字,不是他还能是谁?可怜赋儿生不如死,为了能让赋儿有一条活路,我一有时间就去牢狱,哀求那凶手,求他放赋儿一条生路,可那人铁石心肠,不为所动……”
杨采薇看陈掌院,见他哀伤难过,可能因为教养之故,压抑着愤怒的情绪和言语。
潘樾又问:“可否进去一看?”
“请。”
大家推门而进,只见门窗都挂上了黑色的布幔,房内像一个暗室一般,没有光亮。
床上也挂着一个帷幔,陈掌院带着二人来到床边,拉开帷幔,见床上躺着一个青年男子,他双目紧闭,脑袋从一侧耷拉下来,口角流涎,不知是生是死。
陈掌院慈爱地拿起床边的帕子。给陈赋擦了擦嘴角的涎水。
杨采薇靠近检查,陈掌院不解地看向潘樾。
潘樾道:“上官小姐对巫蛊之术有所研究,让她看看也好。”
“有劳了。”
杨采薇伸手试探,感到他脉搏微弱。然后扒开陈赋眼皮,双目白,确实目盲。
这时,杨采薇在他耳旁,现有尸虫在爬。
奇怪,人还活着,为什么会有尸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