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乎路顺风的预料,他以为这一次考试应该是知青占优,毕竟这些知青都是来自大城市,大城市的教育资源本来就强过沈家庄生产队的社员。
沈家庄生产队的社员包括路顺风自己,小学都是在贾庄小学读的,初中则是在王集镇中学,教育质量只能呵呵。
路顺风直到去部队参军,他都不会说普通话,很多字的读音,一直按照方言读,还闹了不少笑话。
这一次考试第一名居然是沈建民,这个平时在沈家庄生产队几乎没有存在感的社员,沈建民是沈家庄生产队的一名普通社员,而且年龄已经三十九岁,他儿子已经十八岁了,去年参军入伍。
如果不是沈建民的儿子参军走了,他说不定就做爷爷了。
一百分满分的试卷,沈建民考了九十五分。
第二名居然是沈小妹,她居然考了九十二分。
至于第三名则是知青秦海燕,,她考了八十七分。
第四名是周海,八十三分。
第五是并列,分别是知青张玉林,社员张连生。他们两个都是六十九分。
第六名是沈兵胜,五十三分。也是唯一一个五十分区间的。
其他人则是差了很多,大部分都在三四十分,更让路顺风意外的是,最后一名居然不是沈大力,沈大力考了九分,而是沈露露,居然考了一个三分。
路顺风也不知道她是怎么考的,居然可以得三分,要知道判断题路顺风是对错各半,还有选择题,蒙也应该蒙对几题。
这里面有一个名额就是试试考试,沈小妹对于当小学老师不感兴趣,就是单纯的感受一个考试的氛围。
路顺风看了一下张传文统计出来的分数:“公布吧,随便把他们的试卷也贴上去,让他们自己看看!”
张传文道:“还是按照原来商量的人录取六个人?”
“六个吧!”
如果沈小妹愿意,沈兵胜就没有机会了,可问题是沈小妹不想当老师,沈兵胜就有机会了。
张传文将考试前十名的名单张贴了出来,同时也将前十名的试卷贴在大队部的公告栏上。
随着沈建民、秦海燕、周海、张玉林、张连生、沈兵胜的名字在广播里响起,被念到名字的人都喜极而泣。
特别是沈兵胜,沈兵胜虽然姓沈,其实他并不是沈家庄生产队的社员,而是津门人,父母都是大学老师,只不过他的父亲六年前就死了,母亲也在四年前去世,没有人给他跑关系,他一直没有等到返城的机会。
“请以上念到名字的社员和知青,马上到大队部开会!”
沈继武给考试前六名的老师,以生产队大队长和支部书记的名义,给他们颁了聘书。
在沈建民看了看聘书上面的日期,居然只是今天九月至明年也就是,八一年的七月,他疑惑的问道:“为什么只有一年?”
“这也是为了督促你们!”
路顺风望着六人道:“你们不要以为这一次考试成功了,就万事大吉,你们不是专业老师,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你们也要一边教书,一边学习,明年我们会再举行一次,全生产队老师选拔,你们也一起参加!”
秦海燕问道:“这是让我们跟其他人一起考?”
“没错!”
路顺风解释道:“不过你们放心,如果教学表现好,会酌情考虑的!”
路顺风接着道:“咱们沈家庄小学准备明天开学,开会之前,有几个事,你们需要自己商量一下,先是,教什么,怎么教,怎么才能让孩子们能够学到知识!”
经过六人的商议和大队干部的意见,最终决定以沈建民临时担任沈家庄小学的校长,兼五年级的班主任。
秦海燕负责一年级,张兵胜负责二年级,张连生负责三年级,张玉林负责四年级。
经过分班分课等商议,最终处理完了这些问题。
很快,沈继武正式用广播通知,沈家庄小学明天正式开会,所有适龄孩子必须去上学。
当然,通过这一次的考试,沈家庄生产队的社员们终于意识到,读书是有大用的。
就像沈建民,他平时喜欢读书,不少人说他会装蒜,现在却没有人这么说了,他不仅考上了老师,还考了第一名。
看来读书是有大用的。、
于是,那些调皮捣蛋的孩子,有了完整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