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车臣小说>奈何明月照沟渠下两句搞笑 > 第11章(第3页)

第11章(第3页)

一时之间,惘然的情绪笼罩下来,他犹如江中行舟,四面大雾。

及至村头,母亲早早在此等候。因常年灯下熬夜,一双眼已看不大清,眼球微凸起,瞳仁泛白,无法倒映影像,只能听声辨位。

远远听见熟悉的马蹄声,徐夫人露出笑来,缓步试探着向前去,欣喜道:“阿谦,阿谦回来了?”

徐稚柳赶忙叫停马车,上前搀住母亲:“母亲,是我,您怎么不听话,又出来接我。”

“左右无事,想早些见到你。”

此时天已微暗,各家忙碌着年夜饭,瑶里村落的上空炊烟袅袅。

徐稚柳知道多说无益,遂让时年去停好马车,自己陪同母亲一道往家走。

“儿常年在外不着家,大小事均要母亲费心,还要照看阿南,您辛苦了。”

“傻孩子,说的什么话,你弟弟又不是三岁小儿。”

如此绕过篱笆墙到了院中,见门前空旷,菜地荒芜,徐稚柳猜到什么,神情顿时凝重起来。

待要说话,迎头走来一半大小子,约莫十四五岁的模样,皮肤黝黑,五官立体,和徐稚柳长相有七八分相似,只不似他书生模样,这小子眼见山里跑惯的,一身皮子紧实地很,手上拿着柄长矛,不知要往哪里去。

他扬声唤了句:“阿南,我回来了。”

阿南仿似没看到他,只侧身对徐夫人道:“母亲,我出去一下。”

“这么晚了你要去哪?”徐夫人拽住他的手,“你兄长回来了,咱们一起吃个团圆饭。”

阿南这才不情不愿地抬起头,瞥了眼徐稚柳,眉间微动,似出不屑的嗤声,尔后拂开徐夫人的手,径自道:“我去去就回。”

说着也就跑远了。

徐稚柳想说什么,话到嘴边终是打住。

他自小离家,弟弟同他不算亲近,一时想热络起来也困难。徐夫人知道他的心思,笑道:“你瞧着他,手上可有拿什么东西?”

徐稚柳说:“似有柄长矛。”

徐夫人一副了然的神态:“你弟弟呀,嘴硬心软,瞧你难得回来一趟,去山里给你捉鱼去了。”

徐稚柳讶异,徐夫人笑而不语,让他且走着瞧。

一时说起阿南的学业,母子俩都颇为头疼。

村上有个私塾,先生学问不高,不过为稚童开蒙已绰绰有余。偶尔徐稚柳会与先生传信,了解阿南的近况,先生总是一笔三转,叹息连连。

十多岁的小子,至今还和四五岁的娃娃们一起开蒙,要么脑袋不开窍,要么不是读书的那块料。

徐稚柳知道,阿南两者皆不是,他聪慧异常,更甚于自己,只是不知,他为何不肯学习。

因下想着,这次一定要和他好好聊聊,切不能似以往那般总觉得他年纪尚幼,自己又未尽兄长之责,便不忍心相逼。

徐夫人却是摇头:“阿南这性子,恐怕不是你随便说两句就能行的。”

往常她说的还少吗?阿南何曾真正放在心上。

她知道阿南这些年,其实一直很想念徐稚柳。他们父亲早年受辱而亡,彼时徐稚柳已是半大小子,阿南虽小,也能感受到家中突逢变故。

后来家境穷困以至徐稚柳不得不放弃学业,投向远亲,从那之后阿南就常常站在山头,遥望景德镇的方向。

或许父亲的死对他打击太大,亦或兄长的远走让他心慌,他心中有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惊惧,似乎在小小年纪,就要顶起家里一片天。

徐夫人说:“别看我们孤儿寡母的,有阿南在,没人敢欺负我。就瞧着他每天上山下河的,不知忙些什么,我问他,他也不说,但我觉得,他心中应是有章程的。”

说到底,这事儿还得交给徐稚柳去办。

兄弟俩敞开心扉好好聊一聊,也许心结就解开了。

徐夫人又叮嘱:“阿南这孩子心思细腻敏感,你说话且温和些。”

徐稚柳说好,想到这些年只阿南一人撑着家里,心间已隐隐泛酸。

谁知等到一更天,阿南还没回来。徐稚柳要出去找他,叫徐夫人拦住了。徐夫人说:“再给他点时间吧。”

徐稚柳往常在湖田窑也算雷厉风行,只每每回到家面对母亲和弟弟,浑似没了外头的厉害,任凭他们主张,好似莫可奈何。

母子俩围着炭盆守岁,外头间或有爆竹声响起。

忽然地,徐夫人提起阿鹞:“阿鹞过了年就满十六了吧?”

徐稚柳应了声。

徐夫人黑茫茫的视线里残存着微光,那微光泛黄,隐隐勾勒出徐稚柳的侧脸。

他下巴瘦削,脸部轮廓清癯却不失刚硬,不说话时略显清冷淡薄,多年在窑口的历练更让他平添一份威严。

可他本不是锋利的人,于是那威严就悄然藏于皮囊下了。

徐夫人微微叹气:“这婚事也不能一拖再拖,切莫耽误了人家好姑娘。阿谦,你同我说句实话,到底如何打算?”

徐稚柳久而沉默,后听院中传来响动,忙起身去看,末了不忘回道:“母亲,此生父仇不报,我死不瞑目。”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