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惜惜那边其实也差不多,去沈家吃饭的前一晚,看到父母买回来的东西,她第一时间想起一句话,贫穷限制了人的想象力。
这个时代还是有很多好东西的,只是买不起罢了。
不用问价格,包惜惜都知道这堆东西不便宜,她忍不住问父母,是不是把这些年的积蓄都花了。
李慧妍笑眯眯说“怎么会呢,当然还是留了些的。再说爸妈每个月还有工资,钱可以再攒。”
而且女儿也十八了,可能过一两年就嫁人了,肯定要留点钱来给她置办嫁妆的。想到以后两家楼上楼下,李慧妍心里想到女儿长大嫁人的伤感要淡了许多。
包惜惜哪里想到,不过是一起吃顿饭,父母都已经想到日后她嫁人上。
到了吃饭这天,包惜惜看着左右手都拎着礼物的父母,忽然有些紧张。
拎这么多东西,是不是有些过于隆重
然母亲却笑了笑,说“怎么会隆重,人家那么有心,我们也得有些诚意。”
包惜惜再次看向母亲手里拎着得东西,因为太重,说话都微喘着气。这份诚意实在是够厚重的。
事已至此,她也不能让父母不送,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吧,一会大不了闭眼吃饭。
沈家人看到包家明夫妻拿了那么多东西过来,都说他们太客气了,同时在心里暗暗庆幸,还好他们备的回礼也不清。
在沈家人提出请包家明夫妻吃饭后,包惜惜和沈子清曾讨论过,大人们会聊些什么。
她半开玩笑半认真对沈子清说,也许大人们又会拿结婚来说事哦。
这话一出来,两个年轻人都脸红了,不过借着夜色掩盖,倒还不至于窘困到说不出话。
沈子清也半开玩笑问,如果大人们真想让他们早点结婚,她怎么想。
包惜惜撅起嘴,毫不犹豫告诉他“当然还是得先读完书。”
沈子清笑看着她“为什么那么坚定高中一定能复学”
他不是不想两人继续读书,而是高中停学那么多年,能不能复学父亲也说不准,他害怕包惜惜期望越大失望越大。
包惜惜笑道“我有直觉。”
“如果你的直觉不准呢”沈子清始终有些担忧,不想打击她,又想给她打打预防针。
好在包惜惜说“不准那就不读呗。”说完笑眯眯看向他,手不安分推了推他胳膊,说“到时候就真早点嫁你,把生活的重担压你肩上。”
虽然是开玩笑的语气,沈子清却依然听得心怦怦跳,红着脸嗯了声。
这份甜蜜的负担,他愿意。
因为提前预测到了大人们可能会说这些,所以在饭桌上,当他们真半开玩笑半认真说起这事时,两人并没有自己以为的那么窘困。
成家,必然是先要有份稳定的工作。
这点大人们其实都不担心,包家明夫妻时双职工,只有这么一个女儿,到时候让她顶替一个名额便是。沈子清这边问题就更不大了,沈斌已经没事,且很有官复原职的可能,以他的人脉给儿子安排一份工作不难。
但问到两个年轻人意见时,他们说辞一致,说既然现在政策很可能有变,想等等看下半年高中能不能复学。如果能,他们还是希望继续上学。
说到上学,赵巧香忙把两人在岛上自学高中知识的事告诉包家明夫妻。
这事他们虽然也有在电话里和信里听女儿提到过,但那会她说的随意,他们多少会有孩子是在通过学习打法时间。可听了赵巧香说后,才知道两个孩子竟然学的那么刻苦,还机缘巧合有个如此有才华的老师在岛上任教,心里既骄傲又心疼。
如果不是因为种种原因高中停学,他们的女儿又怎么会浪费了两年时间。
既然孩子们想读书,两边的父母都说,那就在等等,继续观望观望,反正家里又不是养不起。
因为聊的实在太尽兴,时间不知不觉来到傍晚,沈家人极力挽留包家明夫妻留下一起吃晚饭。
盛情难却,加上确实还想继续聊,他们只得依了。
连着午饭晚饭吃得如此丰盛,包惜惜摸着肚子说有些吃撑了,沈子清瞬间理解到她这话里的另一层意思,主动陪她去院子里散步。
至此,两个年轻人总算暂时脱离暴风眼中心。
下到楼下,包惜惜长长舒了口气,感叹道“大人们的想象力实在太可怕了。”
午饭说工作和结婚,晚饭已经进展到生孩子带娃了。
沈子清也是如此觉得,在他看来惜惜还很小,生孩子真的太遥远了。
同时他也想到自己做过的那个梦,脸烫的不行。
两人一边在院子里绕圈圈,一边东拉西扯聊天,半点也不觉得春夜的凉风刺骨。
手凉了,包惜惜就会在四下无人的时候突然伸到沈子清衣服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