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的光绪皇帝独自一人孤零零地躺在病榻上,病入膏肓的他看上去着实让人可怜,一国之君落得如此下场。
“皇上,二位贝勒爷到了,在外面候着呢。”
“宣,宣,宣他们进来。”
“贝勒爷,皇上宣您二位。”
瑞洪、瑞沣见到眼前的场景,“通”的一声,跪在地上。
“皇上,您受苦了,臣等来迟了,臣等罪该万死。”
“洪贝勒,不要这样,朕不怪你们,当年戊戌变法,朕知道不是你们的错,朕今天宣二位爱卿到此,有要事相托。”
“皇上请吩咐,臣等万死不辞。”
光绪从枕头下拿出两个紫色的匣子,分别交给瑞洪和瑞沣。
“皇上,您这是。”
“朕知道自己不行了,这里面是两张地图,拼在一起就是咱们大清龙脉宝藏的所在,你们瑞家跟随大清十几代先皇,忠心耿耿,满朝文武,朕只相信你们瑞家,一定要保管好,决不能让心怀叵测之人得到,拜托了。”
瑞洪攥住光绪的双手,声泪俱下,“皇上请放心,臣兄弟二人对天誓,决不泄露大清龙脉的秘密,如有违反,天诛地灭,不得好死。”
“好,朕可以瞑目了。”
“皇上不要这么说,您正值壮年,好好调养,他日定可痊愈。”
“不会了,不会了,你们跪安吧,朕累了,想休息一会。”
瑞洪兄弟拜别皇帝,离开瀛台,光绪皇帝完成了他的最后心愿,与当天夜晚在瀛台驾崩,只有三十八岁,一位年轻的皇帝带着满腔的愤怒离开了人世。
“老爷,老爷,宫里传来消息说皇上驾崩了。”楚府的家丁跑回来向楚项成报告。
听到这个消息,楚项成终于松了一口气,“把东西卸下来吧,老爷我用不着逃跑流亡了。”
楚项成换上朝服进宫张罗光绪皇帝的国丧。内务府开始赶制孝袍,颜文松派人来到瑞家绸缎庄采购白布,瑞家才知道皇上已经驾崩,所有铺子全部歇业,瑞府在家中设灵堂,挂白灯笼,所有人身着孝袍。
宫中有些混乱,但是因为皇太后还健在,所以还是显得井然有序,谁来继承皇位成为眼下的问题,光绪皇帝膝下无子,慈禧选中了醇亲王载沣的儿子,三岁的溥仪,宫里开始冷冷清清,为了迎接小皇帝又变的吵闹不休,王爷大臣们表面上很是悲伤、难过,然而心中却不是如此,因为皇太后还在,他们的靠山还在。
“大嫂,老佛爷选定醇亲王的儿子继承皇位,又是一个三岁的孩子做皇帝。”
“真不知道,这对于大清是个好事还是祸事。”
“我看不是什么好事,新皇帝那么小,老佛爷肯定还要继续垂帘听政。”
大奶奶和二爷所想如出一辙,夜深了,大奶奶屋中的灯光还亮着,她走来走去,好像有什么心事,已经凌晨两点多了。
中南海仪鸾殿传出了一个另所有人意想不到的消息——慈禧太后殡天。
宫中派出许多太监到各王爷大臣家中报信,瑞家也不例外。
“开门,快开门,有急事,宫里出事了,快带我去见大奶奶。”
门房给报信太监开了门,此时,瑞大奶奶还没有休息。
“公公,这么晚了,有什么事吗?”
“大奶奶,您赶紧告诉二爷他们,让他们准备快点进宫吧,老佛爷殡天了。”
听到消息,大奶奶仿佛陷入了无底深渊,皇上才刚走,皇太后也撒手人寰了。
“公公请先回去,我马上请二爷他们进宫。”大奶奶送走了报信太监。
“茹总管、瑞总管赶紧把二爷他们叫起来,让他们到议事房。”
一会的工夫,瑞家四兄弟从睡梦中走来。
“大嫂,这么晚了,什么事呀。”二爷打着哈欠,衣服上还有两个扣子没有扣上。
“二爷,你们几位赶紧换衣服进宫吧,刚才宫里派人来报信,老佛爷驾崩了。”
二爷这才猛地醒过来,“什么,老佛爷驾崩了,什么时候。”
“刚刚,催你们进宫商议两宫的国丧。”
二爷兄弟回房换好衣服,星夜前往皇宫,到了宫门口有许多轿子停着,许多大臣已经进宫,四人下了轿子一路小跑直奔仪鸾殿,太监每人一身孝袍,穿上便跪在地上放声大哭。随后,重臣们商议是应该先为两宫丧还是先迎接新皇帝登基,瑞家兄弟因为已经革职,所以人微言轻,根本没有人理会他们,楚项成和颜文松作为前朝老臣,他们的意见十分重要,但是他们二人分歧很大,楚项成同意前者,颜文松同意后者,双方争执起了很大的冲突,袁世凯主张两者一同办理,取个折中的办法,得到大家的赞同,全国上下百日国丧,不准唱戏,不准出任何声响,无论官民一律不许出入娱乐场所,百姓们跪在道路两旁,两宫的梓宫在官道上缓慢地前进着。
“三哥,老佛爷和皇上都不在了,朝廷这不乱了吗?”瑞家兄弟参加了送葬队伍。
“眼下革命党如此猖獗,老佛爷和皇上在这个节骨眼扔下个烂摊子,新皇上年纪小,太后断不了大事,摄政王有勇无谋,我看大清朝气数已尽了。”
“哎呦,三哥,您可别胡说八道。”七爷急忙捂住了三爷的嘴,示意他不要往下说。
是不是真如瑞沣所说,大清朝气数已尽,回答是肯定的,慈禧不在了,革命党的势力一天比一天壮大,他们最害怕的人——慈禧太后已经撒手西去,推翻大清,建立共和是大势所趋,如果大清真的倒台,瑞家这个皇亲国戚又该怎么办呢?他们应该何去何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