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不像秦人三妻四妾,女人只能甘当男人的附庸,要靠姿色固宠,依赖儿女傍身养老。
西魏国建国百年,两种习俗互相交融,如同朝堂掌握大权的多是六镇后裔,六镇婚嫁的习俗也是逐渐有成为主流的趋势。
东西相对的府门,男主人互看不顺眼,女主人们却形成了联盟,先是偶尔有秦人官员正妻为了丈夫多纳妾吵闹不休,慢慢的谁家男人要纳妾,招呼一声,一大群不分秦人还是六镇的诰命夫人便结成了伙,一起上门声讨。
秦人官员慢慢也都被迫适应了一夫一妻。
只是这样一来,各府对娶妻嫁女就格外重视,渐渐形成了一种习俗,嫁娶一定是先要当事男女双方都认可,满意了,这才会促成婚事。
其中还有些不成文的规矩,王后必然是出自六镇家主的嫡女。
象冯家和苏家这样的千年望族,虽未名言表明,事实上却一直不与六镇通婚。
高晋涨红着脸,正不知如何回答,瞧见独孤嫣然贴着冯行偃一副小鸟依人的娇憨模样,打趣道:“是不是我错过了你俩的订婚酒了?”
“订婚!有必要吗?”冯行偃歪着头,瞅着高晋,“嫣然肯定会嫁给我,我俩老早就说定了的!”
“呵呵,呵呵,呵呵呵!”高晋笑的前仰后合,“小时候玩过家家说的话,能当真?”
“怎么不能当真了!?”独孤嫣然英气的眉竖了起来,恶狠狠瞪着高晋。
高晋这几年终究跟在爷爷身边学习,懂得了不少人情世故,不由自主就想到了冯行偃和独孤嫣然的身份。
独孤嫣然的父亲独孤勤,有四个姐妹,大姐嫁给了国主宇文雄,三姐嫁给了镇南候韩振邦,二姐和小妹先后嫁给了卫国公慕容坚。
独孤嫣然上面五个兄长,父亲年过半百老来得女,珍若明珠。
年纪虽小辈分却大。
她比大哥的长子独孤茂,小了整整七岁,当今的国主宇文拔也得给她叫小姨。
继承了独孤家的秀良基因,生来肤白貌美,伶俐可爱;别说是上一辈的老人宠溺,光是几大家同一辈年长二十多岁的哥哥姐姐,就把她宠的上了天。
慕容皇后在世的时候,就格外喜欢这个小开心果的表妹,时常带进宫里。
她五岁过生日,慕容皇后求着陛下,破格敕封她为东明郡主,作为生日礼物。
宇文氏没有嫡女,西魏国也就没有了公主,按照礼制六镇家主嫡女最高可赐县主,如此一来,她这个破格封赐的郡主就成了西魏国最高贵的贵女。
按说独孤家应该是有女不愁嫁,偏偏她谁都看不上眼,和一同长大的冯行偃打小就形影不离,四五岁时就嚷着要嫁给冯行偃。
摊上了冯家不与六镇通婚,先前还有个西门翰,‘落架的凤凰不进土鸡窝’的旧事摆着,俩人这婚事哪能由着他俩。
“嫣然,谁告诉你小石头的事情的?”高晋没话找话,岔开了话题。
“我方才正陪着姑母闲聊,姑父回来了,说起今日出城遇到了个十分俊俏的少年,还有个巨灵神样的巨汉。”独孤嫣然翘着白玉般的手指,指着隔壁卫国公府。
“这么说来,你明日要跟我们一起。。。。。。”冯行偃指着中间隔了个高府的元府大门。
“回家了!早睡早起,明早有力气。”高晋伸着懒腰,走向紧邻的高府。
“哎!”冯行偃伸手拦住了他,“人还没约齐呢!你就走了。”
高晋两手一摊,“这还用约?”下巴冲独孤嫣然摆摆,“大司马通知的嫣然,你大爷爷还不直接跟瑟瑟说了。
有了秀秀,嫣然,瑟瑟她们仨,再找几个小子,更简单了,让嫣然回府喊一嗓子,她那五个侄子,独孤五虎还不跑的飞快!”
冯行偃挠着脸,“是呀,够了,抢个小小的元府,要不了太多人手。”
一扭脸,认认真真的和独孤嫣然说道:“你跟他们五个说清楚了,抢元府带他们玩,完事了可别粘着一起去汉阳县。
小石头最不喜欢毛毛糙糙,傻兮兮的家伙。”
瞧着冯行偃认真的样子,高晋强忍着笑,挥挥手,往自家府门走去,丢下冯行偃和独孤嫣然继续一本正经说着孩子气的浑话。
站在自家燕国公府门前,高晋回身看向福禄街。
过去了三年时间,福禄街依然还是原来的样子。
对面的一排府门,挂着造型精致,款式各异的八角宫灯,这边则是挂着一长溜直径八尺的大红圆灯笼。
一边,花团锦绣姹紫嫣红;
一边,气势恢宏堂堂正正。
从北向南,慕容,独孤,高氏,元氏,西门。五个府门制式,占地大小都相同的一品国公府邸,只有门楣上的匾额不同。
在这条街上共存了数十年的五家顶级国公府邸,兴许,明日就会有所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