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日后,报到日。
百姓们一大早便牵着孩子向学校赶去,村正亲自带队前来,与夫子们一个人一个人地核对名单。
“临水村,临水村的来了没?”阿才手捧名单大声吆喝着,面前是排排坐着的几十个村正。
“来了!”一个小老头举起手。
阿才在纸上画了个对号:“你们村一共14个娃娃,6到8岁的5个,杜凤娟、杜良横……在19届幼龄3班,班主任姓钱,叫钱林。”
“记好了,乱瞅啥呢!”阿才眼睛一瞪,万一忘了那多麻烦。
“夫子,俺们咋去找啊?”
“19届幼龄3班在第一栋教学楼第一层第三个班级,班主任钱林就在门口等着呢!一会儿你带着娃娃们摸摸路去。”
“你们村9到11岁的娃娃一共6个,在中龄6班,班主任姓……”
一上午的时间兵荒马乱,送错班级的,弄丢娃娃的比比皆是,有人来的时候带了村里十个娃娃,回去的时候变成了十一个。
幸好周边有官兵把守,不然谁晓得这一下子能搞丢多少。
当然也有没来的,班主任心里都有数嘞。
绿水村。
冯骥背着双手来回踱步,内心惶惶不安。
“村正,都过去一天了,也没见那边有什么动静啊,都是吓唬我们的。”
“可我这心,怎的这么……”冯骥说着,叹了口气。
前些日子他向在京当值的昔年同窗修书一封,至今仍未收到回信。
“河东头那边的东突厥人,有送娃娃过去不?”
“没呢!”
河北道这边几年前收容了不少投降的东突厥人,他们分成一个个小村庄穿插在大唐村落之间。
囿于语言不通,交流虽然不多但也相安无事。
绿水村周边的东突厥村落算是实力比较强大的一个,平日里连县令的话都敢不听。
冯骥心里放下些许,只要那群东突厥仍旧不听话,他便有理由拒绝义务教育。
正想着呢,门外一村民慌慌张张地跑过来。
“村正,不好了!”
他大口喘着气,眼中满是惊惧:“有军队将东突厥的小村落包围了!”
‘啪啦’一声,冯骥手中的茶杯摔落。
“军队?”
他满眼不可置信:“至于吗……”
“是真的。”那人说着说着,眼泪刷地就掉了下来,吓得。
这可是军队啊,绿水村都不够人家塞牙缝的。
幸好这次找的不是他们。
“快,备马车,叫我过去瞧一瞧。”
阿图勒村。
松普正剥着貂皮,这是县城里大户人家娘子最爱的裘衣材料。
如今炮制好了,等冬季便能卖个好价钱。
他们突厥人喜爱打猎,种地技术不行,哪怕来了大唐的土地上,仍旧以打猎为生。
“阿耶,这肉今日能做成饼子吃吗?”
九岁大的小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压根不在意血淋淋的场面,只在意今晚能否吃到美味的貂肉。
“吃吃吃,咋个成天就想着吃嘞。”
松普给了小孩一脑瓜崩子:“昨日不才吃了兔子腿?”
“这得留着卖钱!”
冬天不好打猎,他们得多赚些钱留着买米面油。
“好吧。”小孩儿流着口水,一步三回头地走出屋门。
刚走没两步,脸还没扭回来便被撞得坐在了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