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面的子弟军追上来,空中的飞艇停止攻击,把追杀的任务交给了地面。子弟军重装骑兵出击,东爨兵各个都去见鬼了!
南北两城各五千的东爨兵,很快就登上了土城,兴奋地跳下土城,以为攻进了城内。
后面的士兵见状,也不要命地攀爬,纷纷进入土城。
前面的东爨兵傻眼了!他们面前,有一道更高的城墙,散发着青灰色的光芒,滑溜无比。凭他们的本事,根本上不去!
前面的被堵住,后面的陆续跟进,很快,东西两城的夹城内,就挤满了东爨兵,都是整整五千,一个不少!
负责防守的子弟军将领一看,这都进羊圈了,那就开始吧!
无数轰天雷扔进夹城,里面的场景惨不忍睹!鲜血、肉块、碎骨均匀地混杂在一起,不分你我!
这一战,段思平全军覆没!除了跑得无影无踪的几千东爨兵逃进山里,其余的,都烟消云散了!
段思平心比天高,奈何时运不济!时空轮换,再也不是他的舞台了!
不知道金老先生会怎么想:大理国开国之君都没有了,哪里来的段正淳、段延庆、段誉?
刘宗权收拾战场,那边的安审琦得到大胜的消息,也没有必要杀个回马枪,直接西进,前往大理城。
大理城真正的名字是羊苴咩城(yángxiémiēchéng),城池遗址在今大理古城及其以西地区。
羊苴咩城座落于大理城南的苍山中和峰下,周长十五里,只有南北两道城墙,西面以苍山为屏障,东据洱海为天堑。
东汉末年,滇东北和滇池地区的汉姓和人、澜沧江以西的哀牢、金沙江以北迁来的磨些人,纷纷迁到了洱海地区。
汉姓和人主要聚居在洱海以南、以东的今下关、凤仪、祥云、弥渡等地,形成一个以张氏为首领的酋邦,称为“白子国”。
昆明人则因外族的迁入逐渐退居洱海以北的今剑川、洱源等地。
晋时,洱海以北的昆明人称为“上方夷”,洱海以南的汉姓和人称为“下方夷”。
唐代前期,洱海地区诸部也分为“乌蛮”与“白蛮”。乌蛮包括昆明蛮、哀牢蛮、磨些蛮诸部,白蛮包括青蛉蛮、西洱河蛮、云南蛮、弄栋蛮和汉姓。
乌蛮分布在蒙舍(今巍山)、蒙(今漾濞)、浪穹(今洱源)、邓赕(今邓川)、施浪(今剑川)、越析(今宾川)等地。
白蛮则分布在渠敛(今大理凤仪)、勃弄(今弥渡)、越析(今宾川)、云南(今祥云)、青蛉(今大姚)、弄栋(今姚安)等地。
乌蛮主要从事游牧业,他们随水草畜牧,夏处高山,冬入深谷。具有游牧民族“尚战死,恶病亡”的剽悍之风,各部均有胜兵数千。
白蛮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其耕种的方式与收获的产量与中原地区大体相同,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与富庶的蜀川(今四川)相当,已是人众生活殷实的富裕地区。
白蛮社会尚无世袭的大酋长,数十百户为聚落,各据山川,互不统率。白蛮的语言与汉族大体相同,所以说其发音最正。
乌蛮中除蒙舍蛮与汉语接近外,其他都与汉语有所不同。
白蛮的服饰与汉略同,住房上栋下宇,也悉与汉同。白蛮诸部中的大部分人有姓氏、如杨、李、赵、张、董等,皆为汉姓。白蛮,人死后三日内埋葬,依照汉法建筑墓穴。
乌蛮不行墓葬,人死后三日焚尸,其骨灰埋掩在土壤里。洱海地区众多的蛮族,以社会经济发展的先进与落后,受汉族文化影响的大小而区别为乌蛮与白蛮。
喜欢带着老婆回五代()带着老婆回五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