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过,宠朱允熥和朱标却又不同。
对朱标,老朱绝不舍得动一根指头。
但,对朱允熥就不同了。
谁都知道,老朱对朱允熥动起手来,可从不曾心慈手软过。
结合他们父子两种极端分析,老朱不动手不见得是真的宠爱,动了手也不见得是嫌弃。
想明白这,朱橚对老朱当初骂他世上愚笨者无出其右的话也就释然了。
顺着这话题,朱高炽转而问道:“从倭国的这些情况来看,教化应是维稳手段中最重要的啊。”
像朱高炽这种能够举一反三之人,朱允熥也愿意和他多聊几句。
对朱高炽的这问题,朱允熥点头道:“那是自然的,让农户种地百姓经商是能够让普通百姓迅安定下来。”
“但若不先通了教化,让他们清楚大明是以治理并非占领而去,那些人便会宁愿不要这种安定,也会与大明拼个你死我活的。”
“之外,还有最重要的一点。”
“先要做到入乡随俗,即便是要教化那也得从循序渐进之中,不能与他们根深蒂固的生活习性南辕北辙。”
“毕竟一个群体千百年养成的生活习性,哪是朝夕之间就能轻易更改的。”
朱允熥借着这一话题,说了些他分析的想法。
大明将来的开疆拓土必定不会只限于倭国一处,说不准啥时候就要朱高炽和朱橚出去了。
能从潜移默化中,让他们认识一下这方面的东西,于将来来说或许就有意想不到的好处了。
饭桌上,朱允熥说了很多。
朱橚偶尔问上那么一两句,全程都是朱高炽在问。
朱高炽几乎所有的问题都不在如何开疆拓土让自己的地盘更大。
而是在开疆拓土之后如何让这些地盘得到治理,从而让这一地盘能永远留在自己手中。
这种问题倒也符合朱高炽秉性。
不管怎么说,像朱棣那种开疆拓土者需要,像朱高炽这种治理维稳的同样不可缺少。
就这样,几人边吃边聊。
到聊到饭菜早就凉了时,已经是快十一点了。
朱允熥这几日一直都在马不停蹄的赶路,到了北平后又与朱橚干了一下午的活儿。
现在又聊了这么久,早就累的眼皮子在打架了。
朱允熥也没坚持非得再跟朱橚回医学院,而是拉着朱橚也一块留在了燕王府。
反正就是睡觉而已,在哪儿都一样的。
一夜无梦,朱允熥一觉醒来后已经是八点多了。
朱橚和朱高炽早就坐在院子里,专等朱允熥醒了之后开饭了。
这么多人等他一个,朱允熥都有些不好意思了。
之后,简单的早餐摆上桌。
有小米粥,也有油炸糕等。
另外,也有包子馒头大米粥等。
总之,南北地域口味都有了。
样品虽然丰富了一些,但每碟都不多,也不会存在浪费的情况。
朱允熥夹杂着这些每样都吃了些,仅限吃饱了就行。
即便只是家里人吃饭,朱允熥也不会特别表现出对哪道菜的挚爱。
这也是一种习惯了。
吃完了饭,朱允熥和徐氏打了声招呼,便在朱高炽的欢送下离开了燕王府。
他还要再在北平留几日,真要是走的话,还得再和徐氏打招呼的。
回了医学院,朱橚遣走来送茶的人,然后便盯着朱允熥,问道:“你突然来北平不是因为医学院,也不是因燕王府,不会只是因为我吧?”
要是因为燕王府,在王府的时候就该说了。
至于医学院,他就亲自掌握这,最近也没有非要让朱允熥非得过来一趟的事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