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车臣小说>开封府小当家资源链接 > 62三更合一(第2页)

62三更合一(第2页)

王朝抱着头,大叫一声“包大人”,马汉等三人立刻停手,站得笔直。王朝便趁此时机一蹿,冲出三人的包围圈,成功溜了。

马汉等三人立刻去追。

苏园跟着公孙策到了书房,就见桌案上正铺着那名瘦脸道士的画像。

尹傲雪刚才在招供的时候已经确认过了,就是这名道士在黄雀楼偶遇她,神叨叨地点拨了她的姻缘,蛊惑她按照他指引的阵法去杀人。

“他与尹傲雪提姻缘的时候,说你是煞,这说法与忘川道长当年对你的批命有相合之处。所以这第一种可能是,这道士与忘川道长有关,他受其唆使去找了尹傲雪,设套算计你。第二种可能是,这道士与忘川道长没关系,受雇于苏进敬,是苏进敬故意安排他去接近尹傲雪。第三种可能是,他与忘川道长和苏进敬都没关系,是另外受雇于其他人对付你。”

公孙策觉得第三种的可能性最小,但也不能排除,便说全面些。

就目前所得到的线索来看,证据更多指向的嫌疑人是苏进敬。苏园的事本是属于苏进敬的家事,以忘川道长的身份,直接出手对付苏园的可能性不高,他最多就是动一动嘴,批命算卦。苏进敬有钱有人,自然会自己解决。

苏园听完公孙策的话后,有点不太明白地望着他“师父突然特意再跟我说一遍这些,是何缘故”

公孙策笑了一声,“你今日与白护卫偷偷商量什么呢可是做了什么计划,与忘川道长有关”

苏园在心里小小惊讶了下,没想到这事竟被公孙策察觉到了,不愧是老谋深算的人物。

“就是闲聊呀,没说什么。”苏园对公孙策嘿嘿一笑,不打算认。

公孙策见苏园这反应,就晓得他猜对了,这俩人肯定有事。

“为师并非是顽固不化之人,但尹傲雪一事当引以为戒,切不可因一时心急,误入歧途,走上不归之路。你二人行事当有分寸,可知晓”公孙策点拨苏园道。

“师父放心,定有分寸。”苏园向公孙策保证。他们还不至于傻到,去干害人性命的事。

公孙策意味深长地看一眼苏园,见她还是没有坦白的意思,叹了口气,“罢了,有分寸就好,那我也就不多问了。”

这孩子既然不肯说,那就肯定不是什么正经的招数。估计她是怕说出来,他知情了若隐瞒,会连累他在包大人跟前不好交代。其实他哪儿怕这些别瞧他平日里斯斯文文,骨子里其实是有血性的,否则他也不会选择跟在清贫的包大人身边做事了。

但是孩子的好心意总要心领着,不能让他们为难。

“那你去吧。”公孙策打走了苏园。

公孙策看一眼桌上的道士画像,正要卷起来,忽听有人敲响东窗。

公孙策把窗户一打开,就看到一张黑脸,可把他吓了一跳。

这会儿黄昏刚过,天有点黑了,没黑得彻底。包大人选择这时机在窗外那么一站,那脸和夜色半融不融的样子,可比鬼还会吓人。

“大人怎么在这从您那边过来的话,似乎不需要路过这扇窗”以公孙策的机智,自然察觉出了问题。

“先生的徒弟心有猫腻,本府监察一二,理所应当。”包拯轻咳一声,对自己听墙根的行为做了冠冕堂皇的解释。

公孙策愣了下,装作毫不知情的样子,好奇问包拯什么猫腻。

“你心里有数。”包拯同公孙策一样,也看见了苏园和白玉堂在说悄悄话。他们二人选择在那个时机商议事情,他也猜测到了很可能跟忘川道长有关。

本来他见公孙策找了苏园,以为他们师徒之间能坦白,却没想到他白做了一次听墙根的贼,什么都没听到。

“俩孩子有分寸,没事。”公孙策道。

包拯瞥眼公孙策“难有说服力,都没问清楚是什么事,又怎知没事”

公孙策但笑不语。

反正如果包大人想问那就随他问去,估计结果一样,也是问不出来。

“即便不问这个,那你也该问一问,何时能让咱们吃上喜酒”包拯出这一问时,睛里的好奇比之前更甚。

他不是苏园的师父,这种问题他来问不合适。包拯怪公孙策这个做师父的居然不够关心徒弟,事关她的终身大事,总该关心问一问,给她点建议。

从上次他跟包拯提及了苏园的终身大事后,公孙策就现包拯格外关心苏园的亲事问题。但公孙策没想到时隔这么久,包拯这方面的关心还在持续,丝毫不减。

其实他也有几分想问,但是俩年轻人还不知进展到了什么地步,若贸然挑明了,令他们反倒不好意思,再不来往了,岂不成了大损失。

公孙策劝包拯莫急,再等等。

“这种事还是要多给他们年轻人时间,若真为良缘,自有我们吃喜酒的一天。不过包大人既然如此期盼,该当这个时候就开始攒钱了,等人家成婚的时候,正好能送上一份大礼。”

毕竟包大人为官清贫,身上的钱财有限,早做打算很有必要。他这个做师父的,可不能让自己的宝贝徒弟在收贺礼这方面吃了亏。多一两银子,他的宝贝徒弟就能多吃两顿肉呢。

包拯无奈笑,直叹公孙策好算计,不过这贺礼他定然会送一份儿大的,亏不了苏园。

包拯归家后,就马上招来管家,嘱咐他以后府里的支出要更俭省些,他要给苏园攒嫁妆。苏园既然在开封府长大,自然算开封府的女儿,那他作为开封府府尹,何止要出贺礼,定要出嫁妆

管家一直都很喜欢苏园,很高兴自家老爷为苏园谋算将来,但此刻他却有点犯难“大人,咱们府里本来就已经够俭省了,再省的话,小的都不知道从什么地方省了。”

“今秋的新衣便不用做了,旧衣还没破,穿旧的就行。夜里若无别事,房中只留一盏灯即可,灯油钱能省则省。”包拯举例道。

管家点点头表示明白了,又问包拯厨房那边是否也要省一省,比如缩减肉菜,尽量吃素。

“饿着肚子怎叫大家干活,这倒不必。”

管家所说的厨房,并非是开封府专管官差们用饭的厨房,而是包家这边的小厨房,管的是包家家眷和仆人的用饭。包拯虽不常回来吃饭,但受了苏园影响之后,深知吃好饭才能干好活的道理。这省钱要在自己身上省,岂能在家仆们的嘴里省。

管家听了包拯的话后,心里颇感熨帖。

跟对了主人就是好,晓得心疼他们这些下人

苏园在晌午的时候,终于和苏方明见了面。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