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约定,督查组一行人将一起从这里出,前往千山市。
这次的公务用车是政策研究中心派的一辆17座考斯特。
车子有五排座椅,按照左2右1的布局排在过道两侧。
其中最靠前一排,只有两个座椅。座椅前面固定着一张小桌子,这里一般默认是领导坐的。
林志来的比较早。
他到的时候,只有小何已经到了,其他几人都还没来。
跟小何打了个招呼,林志先走到了车子后排,放下自己的行李后便又下了车。
不一会儿,两位处长也先后到了。
他们也和林志一样,先去车上放好行李,便下车站在旁边等着了。
八点半,组长刘副主任准点出现。
最近这两次开会、调研,刘副主任都是压着时间出场的,但大家都知道他并不是在摆架子。
这种做法其实是公务活动默认的。
作为组长,如果刘副主任提前到场,就会出现比较尴尬的局面。
如果他来的时候,还有人没到。那比他晚到的同志虽然没迟到,但毕竟让领导等了,就会承受很大的心理压力。
而如果他来的时候,大家已经到齐了。大家为了不让领导等着,就要考虑是否提前开始会议,或者提前出。
可公务活动中的各项流程,都是严格安排好的。
如果活动的开始时间提前了,就会导致后面的整个计划都受到影响。
因此,为了避免这种两难的情况出现,机关里慢慢形成了默契。
一次公务活动中,级别最高的领导,最好不早不晚,压着时间出场。
林志四人明白这个规矩,因此很准确的预料到了刘副主任的出现时间。
小何见领导过来,忙上前接过他手里的箱子,往车子后排后面放去。
林志心里嘀咕,要不是因为小何跟刘副主任是同一个单位的,这种活儿铁定是他干了。
刘副主任看大家都已经到齐,点头示意了一下,便直接上了车,坐在了第一排。
林志三人紧随其后上车,依次坐在了后面的座位上。
大家按照职务高低,从前往后,每人单独坐了一排,并没有并排坐。
这也算是调研乘车的习惯。
有领导在,他们不可能私下交谈。
与其挤在一起,倒不如直接分开坐,大家都更舒服一点。
车子缓缓驶出省政府大门,开向千山市的方向。
一路上,刘副主任似乎没什么聊天的兴致,姚处长主动挑起了几次话头,见领导没有兴趣,便识趣的闭嘴了。
。。。。。。
时间一晃,两个小时就过去了。
刘副主任似乎是感觉到了很快就要下高,开始问起来接下来的行程安排。
“小何,等会千山那边谁来接待?”
作为厅级领导,他们日常出差太多了,再加上行程经常会调整,如果每次都提前问,领导们估计脑袋都要乱了。
这也是每次活动都会安排专职联络员的原因。
小何上车之后就一直在跟千山市的对接人电话、短信沟通个不停,已经梳理清楚了今天的计划,闻言直接回答道:
“主任,等会儿朱市长来高口接我们。午饭蒋书记也一起过来。”
“朱市长亲自来?”刘副主任有些惊讶。
不只是他,林志三人听到后也觉得很惊讶。
虽然市里的市长不管正副,都会被叫做市长,可千山姓朱的市长可就只有一位。
而这位,可不是副职,而是货真价实的千山市政府一把手!
刘副主任只是副厅级,按照惯例,派一位副市长来接他完全就够了的。
出于级别对等、业务对口的原则,来陪他的应该是常务副市长。
正职市长吃饭的时候露个面也就够了。
可千山市这是怎么回事,正职竟然要亲自到高口?